10. 請在“考試項目”菜單上選擇“字處理”菜單項,完成下面的內容:
請按Word表格形式制作表格。
①設計與下列2行4列表格相同的表格,各列的寬是4厘米、行高30磅,并填入相應的婁字,其字體設置成Times New Roman、字號設置成5號、字體格式設置成加粗和斜體,以w4a.doc為名存盤,以w4.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②設計表格各列的寬是5厘米,并填入相對應的英文字母(要求使用半角字符),其字體設置成Times New Roman、字號設置成五號字,并以w4b.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11. 請在“考試項目”菜單上選擇“字處理”菜單項,完成下面的內容:
①按要求輸入下列文字或字符(數字用全角),并將該段文字復制二份,每份各占 一個自然段,組成一個三自然段的文件,各自然段按下列要求排版,排版后以w2.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輸入的文字內容如下: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Windows于1999年4月首次開考。
(1)將第一自然段字體設置成宋體,字號設置成五號進行排版。然后將“Windows”的字體設置成Times New Roman,字號保持不變,字體格式為斜體。將“1999年4月”的字體設置保持不變,字體格式設置成粗體加下劃線。
(2)將第二自然段的字體設置成宋體,字號設置成五號進行排版。然后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字體設置成黑體,字號保持不變;將“Windows”的字體設置成Algerian,字號保持不變;“1999年4月”的字號設置保持不變,字體格式設置成粗體。
(3)先將第三自然段的字體設置成宋體五號、然后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字體設置成楷體_GB2312,字號保持不變;將“Windows。”的字體設置成Courier New,字號保持不變;將“1999年4月”的字號設置保持不變,字體格式設置成斜體。
②將上面文件(w2.doc)的內容復制到一個新文件中,并將復制的內容連成一個段落,以w2b.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12. 請在“考試項目”菜單上選擇“字處理”菜單項,完成下面的內容:
①輸入下列文字,并以w7.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輸入的文字內容如下: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
②將上面文件(w7.doc)的內容復制四次到一個新文件中,并連成一個段落,字號設置成四號、字體設置成楷體_GB2312,并以w7b.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③將上面文件(w7b.doc)的內容復制到一個新文件夾中,字體設置成宋體、字號設置成三號、字體格式設置成斜體,并以w7c.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13. 請在“考試項目”菜單上選擇“字處理”菜單項,完成下面的內容:
①按照下列3行4列表格設計一個相同的表格,各列寬是2厘米,字體設置成宋體、字號設置成五號,并以w5.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支出1 支出2 支出3
單位1
單位2
②復制上面3行4列的表格,并將復制出的表格各列的寬改為3厘米。根據下列模 式修改各表格項,將表格的字體設置成黑體、字號設置成四號,并以w5b.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14.請在“考試項目”菜單上選擇“字處理”菜單項,完成下面的內容:
①輸入下列文字,將字體設置成宋體、字號設置成五號。段落格式設置成:左縮進1厘米、行距為1.5倍行距,對齊格式設置成兩端對立,編輯排版后以w6.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夾下。
輸入的內容如下: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
②將上面文件(w6.doc)的內容復制四次到一個新文件中,并連成一個段落,段落各式設置成:左縮進1.9厘米、右縮進4.5厘米、行首懸掛縮進1.3厘米、行距為單位行距,而字體字號、對齊格式保持不變。編輯排版后以w6b.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下。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有人還把它稱為“第二文化”。
③將上面文件(w6b.doc)的內容復制到一個新文件中,在頁面視圖方式下分成如下三欄,欄間距設置為0厘米,段落設置:左縮進1厘米,右縮進1.6厘米,并以w6c.doc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下。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