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關于定點數與浮點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實數的浮點表示中,階碼是一個整數
B.整數是實數的特例,也可以用浮點數表示
C.實數的補碼是其對應的反碼在最后一位加1
D.相同長度的浮點數和定點數,前者可表示數的范圍要大于后者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正整數的補碼與其原碼一致;負整數的褂 碼是其對應的反碼在最后一位加l。
12表達式'5'-'1'的值是( )。
A.整數4B.字符4C.表達式不合法D.字符6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在C語言中,字符都是變為其對應的ASCIl碼值來參加算術運算的,但字符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還是不變的,字符5和字符1的ASCIl碼值相差仍是4。
13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int a[10]={1,2,3,4,5,6,7,8,9,10),*p=a;
printf(”%a\n”,*(p+2));
)
程序的輸出結果是( )。
A.3B.4C.1D.2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p—a;P指向首地址,*(p+2))往后移
動兩個元素,指向3,所以正確答案為A。
14在C語言中,函數返回值的類型最終取決于( )。
A.函數定義時在函數首部所說明的函數類型
B.return語句中表達式值的類型
C.調用函數時主調函數所傳遞的實參類型
D.函數定義時形參的類型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在C語言中,函數返回的類型最終取決于函數定義時在函數首部所說明的函數類型,與調用函數時主調函數所傳遞的實參類型和函數定義時形參的類型無關,而retllrn語句表達式的值將強制轉換為函數定義時在函數首部所說明的函數類型返回。
15下列程序的運行結果是( )。
#included
void main()
{int s=0,k;
for(k=7;k>1;k--)
{switch(k)
{case 1:
case 4:
case 7:
s++:
break;
case 2:
case 3:
case 6:break;
case 0:
case 5:
s+=2:
break;
))
print[(”S=%d”,s);
}
A.S=3B.s=4C.s=5D.無輸出結果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運行程序,當k一7時switch(7)執行case:7,s+十后S一1,break跳出。k一一,k=7繼續循環switch(6),執行case6;直接跳出循環,k一一變成5,繼續循環switch(5),執行case5后面的語句s+=2,也相當于s—s+2,此時S為3,break跳出,k變為4,繼續循環,執行ease4為空,繼續執行case7;s++為4跳出循環,k一一變為3,繼續循環,執行case3,空語句往下執行case6,跳出,k一一為2,繼續循環,執行case2;空語句往下執行ease3,空語句再執行case7,跳出循環,k一一為1不符合循環,退出,此時s=4。
16設x為int型變量,則執行以下語句后,X的值為( )。
x=10;x=x-=x-x:
A.10B.20C.40D.3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執行x—X--=X--x語句可寫成x=x一(x—x),可看出結果為10,故A選項正確。
17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WriteStr(char*fn.char*str)
{FILE*fp
fp=fopen(fn,”w”);fputs(str,fp);fclose(fp);)
main()
{ WriteStr(”t1.dat”,”start”);
WriteStr(”t1.dat”,”end”);)
程序運行后,文件t1.dat中的內容是( )。
A.startB.endC.starte ndD.endrt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用”w”方式打開文件,意思是如果文件名相同則覆蓋原來的文件,所以當再次輸入時覆蓋了第一次的內容,B選項正確。
18若程序中有宏定義行:#define N 100,則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宏定義行中定義了標識符N的值為整數100
B.在編譯程序對C源程序進行預處理時用100替換標識符N
C.對C源程序進行編譯時用100替換標識符N
D.在運行時用100替換標識符N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C語言中,凡是以“#”號開頭的行,都稱為“編譯預處理”。對c源程序進行編譯前,由編譯預處理程序對這些編譯預處理命令進行處理。
19合法的八進制數是( )。
A.0B.028C.-077D.01.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八進制數里沒有8,7完了就要進位的,并且八進制里沒有小數位的。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
20以下選項中不合法的用戶標識符是( )。
A._123B.printfC.A$D.Dim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c語言規定標識符只能由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并且只能由字母或下劃線開頭,不能以數字開頭。c項中包含$特殊符號,所以c項不合法。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