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單選題] 有三個關系R、S和T如下:
則由關系R和S得到關系T的操作是( )。
A.自然連接
B.并
C.差
D.交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R和S的差是由屬于R但不屬于S的元組組成的集合,運算符為“-”。記為T=R-S。根據本題關系R和關系S運算前后的變化,可以看出此處進行的是關系運算的差運算。
12[單選題] 結構化程序所要求的基本結構不包括( )。
A.順序結構
B.GOT0跳轉
C.選擇(分支)結構
D.重復(循環)結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結構化程序的基本結構有: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沒有GOTO跳轉結構。
13[單選題] 為了使模塊盡可能獨立,要求( )。
A.內聚程度要盡量高,耦合程度要盡量強
B.內聚程度要盡量高,耦合程度要盡量弱
C.內聚程度要盡量低,耦合程度要盡量弱
D.內聚程度要盡量低,耦合程度要盡量強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模塊獨立性是指每個模塊只完成系統要求的獨立的子功能,并且與其他模塊的聯系最少且接口簡單。耦合性與內聚性是模塊獨立性的兩個定性標準,耦合與內聚是相互關聯的。在程序結構中,各模塊的內聚性越強,則耦臺性越弱。一般較優秀的軟件設計,應盡量做到高內聚,低耦合,即減弱模塊之間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塊內的內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塊的獨立性。
14[單選題] 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能實現的專門關系運算包括( )
A.排序、索引、統計
B.選擇、投影、連接
C.關聯、更新、排序
D.顯示、打印、制表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專門關系運算包括選擇運算、投影運算和連接運算。
15[單選題] 內聚性是對模塊功能強度的衡量,下列選項中,內聚性較弱的是( )。
A.順序內聚
B.偶然內聚
C.時間內聚
D.邏輯內聚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內聚是從功能角度來衡量模塊的聯系,它描述的是模塊內的功能聯系。內聚有如下種類,它們之間的內聚度由弱到強排列:
偶然內聚——模塊中的代碼無法定義其不同功能的調用。但它使該模塊能執行不同的功能,這種模塊為巧合強度模塊。
邏輯內聚——這種模塊把幾種相關的功能組合在一起,每次被調用時,由傳送給模塊的參數來確定該模塊應完成哪一種功能。
時間內聚——這種模塊順序完成一類相關功能,比如初始化模塊。它順序地為變量置初值。
過程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內的處理元素是相關的,而且必須以特定次序執行,則稱為過程內聚。
通信內聚——這種模塊除了具有過程內聚的特點外,還有另外一種關系,即它的所有功能都通過使用公用數據而發生關系。
順序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內各個處理元素和同一個功能密切相關,而且這些處理必須順序執行,處理元素的輸出數據作為下一個處理元素的輸入數據,則稱為順序內聚。
功能內聚——如果一個模塊包括為完成某一具體任務所必需的所有成分,或者說模塊中所有成分結合起來是為了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此模塊則為功能內聚模塊。
16[單選題]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3種結構是( )。
A.順序結構,分支結構,跳轉結構
B.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C.分支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D.分支結構,跳轉結構,循環結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程序設計語言僅僅使用順序、選擇和重復(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就足以表達出各種其他形式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遵循程序結構化的設計原則,按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設計出的程序易于理解、使用和維護;可以提高編程工作的效率,降低軟件的開發成本。
17[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是( )
A.自頂向下
B.逐步求精
C.模塊化
D.可復用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結構化程序設計的主要原則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限制使用go to語句。可復用性是指軟件元素不加修改和稍加修改可在不同的軟件開發過程中重復使用的性質,不是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原則。
18[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結構化程序設計原則的是 ( )
A.可封裝
B.自頂向下
C.模塊化
D.逐步求精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限制使用go to語句等。
19[單選題]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 )
A.多態性
B.自頂向下
C.模塊化
D.逐步求精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程序設計時,應先從最上層總目標開始設計,逐步使問題具體化。對復雜問題,應設計-些子目標作為過渡,逐步細化。模塊化是把程序要解決的總目標分解為子目標,再進-步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把每一個小目標稱為一個模塊。
20[單選題]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主要考慮的是提高軟件的( )
A.可靠性
B.可重用性
C.可移植性
D.可修改性
參考答案:B
微信搜索"考試吧"了解更多考試資訊、下載備考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