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8年3月計算機二級C++過關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1[單選題]下列關于面向對象概念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面向對象方法比面向過程方法更加先進
B.面向對象方法中使用了一些面向過程方法中沒有的概念
C.面向對象方法替代了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D.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要使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
參考答案:C
2[簡答題]編寫一程序,將兩個文件合并成一個文件。
參考解析: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i=1;
char c[1000];
ifstream ifile1("D:\\10_4_3.cpp");
ifstream ifile2("D:\\10_4_4.cpp");
ofstream ofile("D:\\r10_4.cpp");
while(!ifile1.eof()){
ifile1.getline(c,999);
ofile<
}
while(!ifile2.eof()){
ifile2.getline(c,999);
ofile<
}
ifile1.close();
ifile2.close();
ofile.close();
return 0;
}
3[單選題]已知一棵二叉樹的先根序列為ABCDEFK,中根序列為DGBAFCK,則結點的后根序列為( )。
A.ACFKDBGB.GDBFKCAC.KCFAGDBD.ABCDFKG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通過兩種樹的遍歷序列來推斷第三種樹的遍歷時,反復利用前序和中序遍歷的性質,就可以確定二叉樹,具體:前序遍歷的第一個結點A為樹的根結點。中序遍歷中A左邊的結點在A的左子樹中,A的右邊的結點在A的右子樹中。再分別對A的左右子樹進行前麗步驟重復處理,直到每個結點都找到正確的位置。
具體:前序遍歷的第一個結點A為樹的根結點。中序遍歷中A左邊的結點在A的左子樹中,A的右邊的結點在A的右子樹中。再分別對A的左右子樹進行前面步驟重復處理,直到每個結點都找到正確的位置。
4[單選題]下列的方法中,不屬于軟件調試技術的是( )。
A.強行排錯法B.集成測試法C.回溯法D.原因排除法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調試的關鍵在于推斷程序內部的錯誤位置及原因。主要的調試方法有強行排錯法、回溯法和原因排除法。
5[單選題]已知大寫字母A的ASCII碼值是65,小寫字母a的ASCII碼是97,則用八進制表示的字符常量"\101"是( )。
A.字符AB.字符aC.字符eD.非法的常量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首先將八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則發現是65,故答案為A。
6[單選題]下面關于函數模板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類模板的成員函數都是模板函數
B.類模板本身在編譯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代碼
C.類模板只能有虛擬類型的參數
D.用類模板定義一個對象時,實參不能省略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7[填空題]對于長度為n的有序線性表,在最壞情況下,二分法查找只需比較__________次。
參考解析:
8[單選題] 有下列程序:
#include
voidmain( )
{inti=5;
do
{if(i%3=1)
if(i%5==2)
{printf("*%d",i);break;}
i++:
}while(i!=O);
printf("\n");
}
程序的運行結果是( )。
A.*7B.*3*5C.*5D.*2*6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d0…while循環,先執行循環體,再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函數實現的功能是找出滿足一個數,它除3時余1,除5時余2,然后打印“*”和這個數從5開始,等于7時恰好符合條件,輸出,最后循環結束。
9[簡答題]使用VC++6.0打開考生文件夾下的源程序文件1.cpp,該程序運行時有錯,請改正其中的錯誤,使程序正常運行,并使程序輸出的結果為:
sizeof(S1)=5
sizeof(s2)=10
sizeof(s3)=1
注意:不要改動main函數,不能增加或刪除行,也不能更改程序的結構,錯誤的語句在//******error******的下面。
(1)不能刪除assert()語句。
(2)只能修改后面的數字。
提示:assert函數如果為假,則會產生一個中斷異常。
試題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main()
{
char*s1="abc":
//********error********
assert(sizeof(s1)==3):
cout<<"sizeof(s1)=5"<
chars2[10]="ab":
//********error********
assert(sizeof(s2)==2);
cout<<"sizeof(s2)=10"<
chars3=23:
//********error********
assert(sizeof(s3)==4);
cout<<"sizeof(s3)=1"<
return;
}
參考解析:
(1)應改為“assert(sizeof(s1)==4);”。
(2)應改為“assert(sizeof(s2)==1O);”。
(3)應改為“assert(sizeof(s3)==1);”。
【解析】assert函數如果為假,則會產生一個中斷異常。所以要讓它正常執行輸出結果,那么assert函數只有為真,才不會產生中斷異常。“assert(sizeof(s1)==3);”語句中“sizeof(s1)==3”為假,這會使程序產生異常,不能正常執行。因為str1的值為abc,但是它還有一個尾符,它的長度應該是4,而不是3,所以在第1處修改為“assert(sizeof(s1)==4);”。str2[10]說明,str2的空間為10,在第2處修改為“assert(sizeof(s2)==10);”。charstr3=23;語句說明23是字符,所占存儲空間為1,所以修改為“assert(sizeof(s3)==1);”。
10[簡答題]請使用VC6或使用【答題】菜單打開考生文件夾proj3下的工程proj3,其中聲明的CDeepCopy是一個用于表示矩陣的類。請編寫這個類的賦值運算符成員函數0perator=,以實現深層復制。
要求:
補充編制的內容寫在“//************333************”與“//****************666*************”之間。不得修改程序的其他部分。
注意:程序最后將結果輸出到文件out.dat中。輸出函數writeToFile已經編譯為obj文件,并且在本程序中調用。
//CDeepCopy.h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DeepCopy
{
public:
int n;//動態數組的元素個數
int *p;//動態數組首地址
CDeepCopy(int);
~CDeepCopy();
CDeepCopy&operator=(const CDeepCopy&r);//賦值運算符函數
};
void writeToFile(char});
//main.cpp
#include”CDeepCopy.h”
CDeepCopy::一CDeepCopy(){delete[]P;}
CDeepCopy::CDeepCopy(int k){n=k;p=new int[n];}//構造函數實現
CDeepCopy&CDeepCopy::0perator=(const CDeepCopy&r)//賦值運算符函數實現
{
//***********333*********
//***********666***********
}
int main()
{
CDeepCopy a(2),d(3);
a.p[O]=1;d.p[O]=666;//對象a,d數組元素的賦值
{
CDeepCopy b(3);//調用賦值運算符函數
a.p[O]=88;b=a;
cout<
}
cout<
cout<<”d fade away;\n”;
cout<
writeToFile(””);
return 0;
}
參考解析:
lq=r.n;//把對象r字符長度賦值給n
delete[]P;//刪除動態數組P
P=new int[n];//給動態數組P分配空間為n
for(int i=0;i
//遍歷對象r中的數組P
P[i]=r.P[i];//把r.P[i]賦值給P[i]
retum*this://返回被賦值的對象
微信搜索"考試吧"了解更多考試資訊、下載備考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