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數據結構中,與所使用的計算機無關的是數據的______。
A. 存儲結構
B. 物理結構
C. 邏輯結構
D. 物理和存儲結構
[答案]C
[考點]數據結構與算法
[評析]
通過前面的一些題的解釋,相信此題對大家也很簡單了。
邏輯結構更接近人的思想,比如棧的先進后出的結構,這是邏輯結構,如果研究到了棧在內存中的結構,如地址、地址里的內容等等,這就是物理結構了,我們一般無須過于深入底層地鉆研。
(12) 棧底至棧頂依次存放元素A、B、C、D,在第五個元素E入棧前,棧中元素可以出棧,則出棧序列可能是______。
A. ABCED
B. DBCEA
C. CDABE
D. DCBEA
[答案]D
[考點]數據結構與算法
[評析]
棧是先進后出的,因為在E放入前,A、B、C、D已經依次放進棧里了,故這四個元素出棧的順序只能是D、C、B、A,E可是其中排序的任何位置,答案只有D符合了。
(13)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和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分別是______。
A. 順序存取的存儲結構、順序存取的存儲結構
B. 隨機存取的存儲結構、順序存取的存儲結構
C. 隨機存取的存儲結構、隨機存取的存儲結構
D. 任意存取的存儲結構、任意存取的存儲結構
[答案]B
[考點]數據結構與算法
[評析]
順序存儲結構可以以數組為例子,它在內存中的一片連續的儲存空間,從第一個元素到最后一個元素,只要根據下標就可以訪問。二級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都有。
鏈式存儲結構可以以C/C++語言中的鏈表為例,各個鏈結點無須存放在一片連續的內存空間,而只需要指針變量指過來指過去,實現隨機存取。
(14) 在單鏈表中,增加頭結點的目的是______。
A. 方便運算的實現
B. 使單鏈表至少有一個結點
C. 標識表結點中首結點的位置
D. 說明單鏈表是線性表的鏈式存儲實現
[答案]A
[考點]數據結構與算法 考試大(www.Examda。com)
[評析]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寫一個實現鏈表刪除一個元素的函數(或過程),供共享用,函數的參數有2個,一個指針變量(指向鏈表的頭結點),一個字符變量(待刪除的元素)。通過鏈表頭結點的指針傳給函數的第一個指針變量參數,就可方便實現是哪一個鏈表的操作。
如果你考的科目沒有指針,此題答案記一下就行了。
(15) 軟件設計包括軟件的結構、數據接口和過程設計,其中軟件的過程設計是指______。
A. 模塊間的關系
B. 系統結構部件轉換成軟件的過程描述
C. 軟件層次結構
D. 軟件開發過程
[答案]B
[考點]軟件工程基礎
[評析]
相當于詳細設計,比如N-S圖就是一種,它不用具體的某種語言實現,但描述了程序的思路,有了這就可以很輕松轉換為某種語言的程序源代碼。這是一種系統結構部件轉換成軟件的過程描述。
(16) 為了避免流程圖在描述程序邏輯時的靈活性,提出了用方框圖來代替傳統的程序流程圖,通常也把這種圖稱為______。
A. PAD圖
B. N-S圖
C. 結構圖
D. 數據流圖
[答案]B
[考點]軟件工程基礎
[評析]
二級科目的很多教程都在前N-S圖的例子,比如C語言教程基本上都有,程序流程圖大部分科目也有例子。這里再舉個例子。
比如:
如果2等于3,則變量a=1,否則a=0。
我們用N-S圖表示:
轉換成VB:
If 2=3 Then
a=1
else
a=0
End If
轉換成C/C++/JAVA:
if(2==3)
a=1;
else
a=0;
(17) 數據處理的最小單位是______。
A. 數據
B. 數據元素
C. 數據項
D. 數據結構
[答案]C
[考點]數據結構與算法
[評析]
此題比較弱智,本來無從解釋。
"數據"過于宏觀,比如數據庫里的所有內容都可叫數據,它是不是數據處理的最小單位呢?
"數據元素"中的"元素",如果要死鉆牛角尖,的確沒"數據項"說得更合適。
"數據結構",這個范圍又過于大了。
(18) 下列有關數據庫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
A. 數據庫是一個DBF文件
B. 數據庫是一個關系
C. 數據庫是一個結構化的數據集合
D. 數據庫是一組文件
[答案]C
[考點]數據庫設計基礎
[評析]
A錯,比如ACCESS數據庫的文件是mdb格式的。
B錯,數據庫里可能有很多個二維表,一個二維表就是一個關系。
D錯,雖有些數據庫底層是些文件組成的,但是從邏輯結構上來說它與文件完全是2個概念,數據庫管理比文件管理更容易、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強。
(19) 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______。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內模式
D. 存儲模式
[答案]A
[考點]數據庫設計基礎
[評析]
外模式、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存儲模式),分別是視圖級、概念級、物理級。視圖級即是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級,主要為局部邏輯結構,因為模式上很多個外模式,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射定義了局部數據邏輯結構與全局邏輯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表現了數據的邏輯獨立性。模式到內模式則表現了數據物理獨立性。
(20) 需求分析階段的任務是確定______。
A. 軟件開發方法
B. 軟件開發工具
C. 軟件開發費用
D. 軟件系統功能
[答案]D
[考點]軟件工程基礎
[評析]
據前面的題的解釋,相信大家對需求分析有個理性認識了。
分析員對用戶的要求作出分析,并畫出數據流程圖,該圖通俗易懂,不涉及到如何在計算機上實現,這是需求分析階段,用戶也參與,確定軟件系統功能是一個重要的任務。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