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5是CCITT關于分組交換網絡的通信協議,其內容包括OSI參考模型 (16) ;分組在X.25網中的傳輸方式,不含 (17) ;兩個X.25公用分組網之間互連時,采用的互連協議為 (18) ;公用分組交換網的地址(編號)根據X.121建議編制,該地址中表示國別的部分有 (19) 十進制數;PAD的主要功有是 (20) 。
(16) A.最高層
B.下3層
C.低兩層
D.最底層
(17) A.永久虛電路方式
B.交換虛電路方式
C.數據報方式
D.電路交換方式
(18) A.X.28
B.X.75
C.X.25
D.X.29
(19)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20) A.分組裝拆
B.網絡互聯
C.差錯控制
D.編、譯碼
●以下關于對ISO參考模式劃分層次原則的論述 (21) 是錯誤的。
(21) A.網中各結點可以有不同的層次
B.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接口通信
C.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并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D.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MAP3.0的協議結構中,局域網的MAC協議選用 (22) 網絡服務。
(22) A.802.3協議,網絡層選用面向連接型
B.802.4協議,網絡層選用面向連接層
C.802.3協議,網絡層選用無連接型
D.802.4協議,網絡層選用無連接型
●在10BASET的以太網中,使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最大的網段長度是 (23) 。100Mbit/s快速以太網與10Mbit/s以太網工作原理的相同之處是 (24) 。10BASET標準能支持的速率是 (25) 。在共享式10BASET以太網中, (26) 。
(23) A.100m
B.185m
C.500m
D.850m
(24) A.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B.物理層協議
C.網絡層
D.發送時鐘周期
(25) A.1Mbit/s
B.10Mbit/s
C.100 Mbit/s
D.1 000 Mbit/s
(26) A.集線器是整個網絡的控制中心
B.采用點對點通道
C.所有信息轉發經集線器實現
D.通過集線器實現結點的連接
●選擇網卡的主要依據是組網的拓撲結構、網絡連線的最大長度、結點之間的距離和
(27) 。
(27) A.網絡的硬件設備
B.網絡的軟件設備
C.使用的傳輸介質的類型
D.使用的網絡操作系統的類型
●在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中,當布線系統需要調整時,可以通過 (28) 來重新配置布線系統。戶外電纜接入戶內系統時,在轉接處一般要加上 (29) 。 (30) 是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的骨干。
(28) A.重新拉線
B.布線配線系統
C.用戶端子系統
D.平面樓層系統
(29) A.電氣保護措施
B.電氣設備
C.轉換頭
D.網絡互連設備
(30) A.垂直豎井系統
B.平面樓層系統
C.機房系統
D.布線配線系統
希望與其他軟考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軟考論壇>>>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軟件水平考試欄目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轉帖于:軟件水平考試_考試吧·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前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十二 (2009-7-28 15:21:44)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前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十一 (2009-7-28 15:20:43)
·2009年5月軟件水平考試網絡工程師最后押題 (2009-5-22 10:46:40)
·2009年5月軟件水平考試軟件設計師最后預測題 (2009-5-21 15:38:30)
·2009年5月軟件水平考試網絡管理員終極預測題 (2009-5-19 14: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