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之詳細設計
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
(1)為每個模塊進行詳細的算法設計。用某種圖形、表格、語言等工具將每個模塊處理過程 為每個模塊進行詳細的算法設計。 為每個模塊進行詳細的算法設計的詳細算法描述出來。
(2)為模塊內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計。對于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確定的概念性的數據類型進行 為模塊內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計。 為模塊內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計確切的定義。
(3)對數據結構進行物理設計,即確定數據庫的物理結構。物理結構主要指數據庫的存儲記 對數據結構進行物理設計, 對數據結構進行物理設計即確定數據庫的物理結構。 錄格式、存儲記錄安排和存儲方法,這些都依賴于具體所使用的數據庫系統。
(4)其他設計:根據軟件系統的類型,還可能要進行以下設計:
①代碼設計。為了提高數 其他設計: 其他設計 根據軟件系統的類型,還可能要進行以下設計: 代碼設計。 據的輸入、分類、存儲、檢索等操作,節約內存空間,對數據庫中的某些數據項的值要進行 代碼設計。
②輸入 輸出格式設計。 輸出格式設計。人機對話設計。 對于一個實時系統, 用戶與計算機頻繁對話, 因此要進行對話方式、 內容、
③人機對話設計。 格式的具體設計。
(5)編寫詳細設計說明書。
(6)評審。對處理過程的算法和數據庫的物理結構都要評審。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詳細設計是軟件設計的第二階段,主要確定每個模塊具體執行過程,也稱“過程設計”,詳細設計的目標不僅是邏輯上正確地實現每個模塊的功能,并使設計出的處理過程清晰易讀。過程設計中采用的典型方法是結構化程序設計(簡稱 SP)方法, 最早是由 E.W.Dijkstra 在 60 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實現詳細設計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
計算機軟考軟件設計師知識點:用Java實現的日志切割清理工具
對于服務器的日常維護來說,日志清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殘留日志過多則嚴重浪費磁盤空間同時影響服務的性能。如果用手工方式進行清理,會花費太多時間,并且很多時候難以滿足實際要求。例如:如何在每個星期六凌晨3點把超過2G大的日志文件進行切割,保留最新的100M日志記錄?
網上沒有發覺能滿足本座要求的日志切割工具,因此花了一些閑暇時間自己寫了一個。由于要在多個平臺上使用,為了方便采用 Java 實現。本工具命名為 LogCutter,主要有以下特點:
1、支持 Linux、Mac 和 Windows 等所有常見操作系統平臺
2、支持命令行交互式運行
3、支持后臺非交互式運行(Linux/MAC 下使用 daemon 進程實現,Windows 用系統 Service 實現)
4、支持兩種日志清理方式(刪除日志文件或切割日志文件)
5、支持對 GB18030、UTF-8、UTF-16LE、UTF-16BE 等常用日志文件類型進行切割(不會發生切掉半個字符的情況)
6、高度可配置(程序執行周期、要刪除的日志文件過期時間、要切割的日志文件閥值和保留大小等均可配置
使用方法:
LogCutter - Bruce Liang,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