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1年上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
各學院:
2021年上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筆試和口試報名工作即將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開考科目及時間
(一)筆試
考試日期 (6月12日) |
考試種類 |
考試代碼 |
考試時間 |
上午 |
英語四級(CET4) |
1 |
9:00-11:20 |
俄語四級(CRT4) |
7 |
9:00-11:10 | |
日語四級(CJT4) |
3 |
9:00-11:10 | |
下午 |
英語六級(CET6) |
2 |
15:00-17:25 |
俄語六級(CRT6) |
8 |
15:00-17:10 | |
日語六級(CJT6) |
4 |
15:00-17:10 |
(二)口試
英語四級口語考試(CET-SET4)考試時間為5月22日(F211次),英語六級口語考試(CET-SET6)考試時間為5月23日(S212次)。
二、報名及考務工作時間安排
任務 |
開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報名資格管理 |
3月12日9時 |
3月16日24時 |
考生網上報名 |
3月17日9時 |
3月24日17時 |
考生網上繳費 |
3月17日9時 |
3月25日17時 |
編排考場 |
3月29日9時 |
4月9日24時 |
筆試準考證打印 |
6月1日9時 |
6月12日17時 |
口語準考證打印 |
5月10日9時 |
5月22日17時 |
三、 報名要求
(一)全國大學英語四六考試筆試報名要求
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在籍研究生。修完大學英語四級課程的學生可報考英語四級,修完大學英語六級課程且英語四級成績達到425分及以上的學生可報考英語六級(報考日語、德語、俄語六級學生的相應語種的四級成績不作要求)。2020級在校學生不能報考。
(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試報名要求
完成對應級別筆試科目報名后才可報考口試,即完成本次四級筆試報名后才可報考四級口試,完成本次六級筆試報名后才可報考六級口試。
四、報名方法和流程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網注冊、登錄賬號、資格確認與復核、選擇報考科目、提交信息、網上繳費等報名流程。
(一)注冊通行證賬號
登錄CET報名網站(網址:http://cet-bm.neea.edu.cn),點擊“注冊新用戶”,輸入電子郵箱注冊通行證賬號(建議考生使用個人常用郵箱,并在注冊成功后及時進行驗證)。電子郵箱即為個人賬號,考生可通過賬號郵箱接收繳費成功的通知。
(二)登錄賬號
點擊“進入報名”,輸入賬號、密碼及驗證碼,點擊“登錄”即可登錄賬號(考生登錄賬號前應認真閱讀報名網站上的考試簡介、考生須知、考試時間、報名流程、常見問題、特別提示、最新動態等信息)。
(三)報名資格確認與復核
考點導入考生資格庫后,考生即可進行學籍信息和資格信息確認(包括檢查照片和基本信息是否正確,查看報名資格科目)。信息有誤的考生可自行復核,如自行復核失敗可向考點提交復核申請。
(四)選擇報考科目和提交信息
進入報名界面,可選擇報考科目,提交信息。
(五)網上繳費
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繳費(支持網銀及支付寶兩種方式)。如筆試和口試兼報,應先支付筆試報名考試費,再支付口試報名考試費。繳費時,如銀行扣費成功,但系統顯示科目支付狀態為“未支付”,不要重復繳費,可點擊“更新”刷新支付狀態,或撥打考點咨詢電話查詢支付狀態。繳費成功后,所有信息不能修改。因考務問題或技術問題造成重復繳費需要退費的,教育部考試中心會在考試結束一個月內將費用原路退回至考生賬戶。
(六)報名注意事項
1.所有考生不能跨市報考筆試。
2.所在學校已是筆試考點的考生不能跨校報考筆試。
3.考生應認真填寫、核對本人信息并對自己所填報的各項信息負責。信息中如有生僻字可切換瀏覽器(推薦使用谷歌、火狐、IE9+)重試。
4.報名成功的唯一標識是對應科目的支付狀態為“已支付”。已報而未完成支付的科目會在24小時后被系統刪除,刪除后在規定時間內考生可重新報名。
5.自本次考試起,在成績發布25個工作日后,考生可登錄中國教育考試網(http://www.neea.edu.cn)查看并下載電子成績報告單(小語種科目為電子證書)。紙質成績報告單依申請發放,考生可在報名期間或成績發布后10個工作日內登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網站自主選擇是否需要紙質成績報告單。
五、準考證打印
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網站首頁點擊“快速打印”打印準考證。如忘記通行證密碼,可通過郵箱找回。如忘記通行證賬號,可通過點擊報名網站首頁的“找回已報名賬號”或撥打考點咨詢電話找回。
原文鏈接:https://jwc.sdtbu.edu.cn/info/1887/6419.htm
萬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萬題庫英語四六級考試"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