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 引起了廣大考生的關注。完形填空的終結標志著作為一道“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標準英語開篇考題從歷史上的淡出。這是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變化。原快速閱讀理解調整為長篇閱讀理解,篇章長度和難度不變。篇章后附有10個句子,每句一題。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與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對應兩題,有的段落可能不對應任何一題。但是,變化最大的也是最應重視的是翻譯和寫作題型的改革,因為這一題型無論是分值還是難度都有所加大。
1.改革前的翻譯,從2006年12月一直到2013年6月,每次考試的分值僅占試卷比例的5%,不僅分值比較小,而且考場建議時間只有5分鐘,因此一直以來得不到關注和重視,這主要與題型高重復率和簡單性密切相關。然而,改革后的題型有所變化,改成了對7句話左右的120中文字的段落翻譯,四六級考委會也將考場建議做題時間延長至30分鐘,分值與寫作比例一樣,占15%。改革變化之大和比例之重凸顯了這一題型的重要性,這應該是今后學生復習的方向和得分點。
2.改革前的句子翻譯只是將一句話拆開,將其中半句話以中文形式顯現出來,學生可以根據中文意思直接翻譯,期間可能還要考察到相應的語法知識和句子結構,這需要根據前后句來判斷。但是,改革后的中譯英完全沒有任何英文,這就需要考生身后的語法功底和詞匯量了。對于基本功的要求就提高了。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準備考研的學生有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語法功底不夯實。這有一部分成因是高中階段不重視所導致的。而且很多考生主要把時間精力放在背單詞上,偏離了對句子結構的重視和把握,片面追求詞匯量,導致能讀不能寫,不能說,甚至不能準確的進行漢譯英,這次改革說明了,語法詞匯要兩手抓,兩手硬,雙管齊下,萬不可顧此失彼。建議考生對句法當中的復合句和特殊句式等知識點進行一定的復習,這樣有助于幫助大家提升翻譯的準確率,從而多拿分。
3. 翻譯改革:原單句漢譯英調整為段落漢譯英。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四級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六級長度為180-200個漢字。新大綱樣卷參考答案告訴我們,這將是一篇典型英文寫作。答案中運用了以往在翻譯這道題中的高頻詞匯與句法考點,包括特殊句式和詞組,歷年考察過的特殊詞匯表達,以及虛擬語氣、強調句、省略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等高頻句型的表達方法,可以作為復習準備的參考素材。
廣大考生只要結合新大綱樣卷和歷年真題好好準備和復習,通過改革后的六級考試不成問題。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