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工作由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承擔。
102、職業病發生與生產過程和作業環境有關,還受個體的特性差異影響。
103、職業病取決條件:有害因素的性質、有害因素作用于人體的量、人體的健康狀況。
104、職業衛生調查分為職業衛生基本情況調查、專題調查和事故調查3類。
105、職業性危害因素接觸評定是通過詢問調查、環境監測與生物監測等方法,對接觸職業性危害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
106、職業性危害因素的危險度評定是對危害因素的危害作用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和認定,多大劑量下、何種條件下可能對接觸者健康造成損害,并估測在一般條件下可能對接觸者健康造成損害的幾率和程度。
107、職業接觸限值是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制量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機體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響的容許接觸水平。化學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可分為: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最高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三類。
108、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小時工作日的平均容許接觸水平。
109、最高容許濃度: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均不應超過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
110、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15分鐘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
111、建設項目分為一般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和嚴重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
112、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分為: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防護設施設計衛生審查。
113、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組根據6項指標:急性毒性、致密性、容許濃度、急性中毒發病狀況、慢性中毒患病狀況、慢性中毒后果。常見毒物有56種。
114、生產性粉塵危害程度分級指標: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觸時間肺總通氣量,粉塵濃度超標倍數。II級以上危害級別的作業場所,要求做出改進計劃,限期整改甚至停產。
115、粉塵引起的職業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致癌性、變態反應性、塵肺等疾病。
116、露天礦作業防塵措施:濕式鉆孔或干式捕塵、確保全面通風的主風扇連續運轉、加強對司機室的防護。
117、井下防塵措施:保證作業面足夠的通風量、濕式鑿巖、入風巷道回風巷道設水幕。
118、職業癌有8種:石棉、聯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爐逸散物、絡酸鹽所致癌癥。
119、高溫作業分級按工作地點WBGT指數(濕球黑球溫度)和接觸高溫作業的時間將其分為4級,級別越高強度越大。WBGT>或=25℃為高溫作業。
120、高溫作業:工作場所胡生產性熱源,其散熱量大于23W/m2.h或84kJ/m3.h的車間;或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時,工作場所的氣溫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業。
121、建設項目竣工后,在試運行期間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工作場所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并在試運行6個月內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122、有害作業分級評價是對環境接觸水平與影響危害產生的主要接觸條件進行的綜合評價。目的是對有害作業進行監督管理及時有效地采取預防措施,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
123、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主要有接觸水平和接觸時間。
124、多數有毒物質的衛生標準限值以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規定。
125、毒物危害程度級別分為四級:極度危害、高度、中度、輕度危害。有毒作業分級為5級:0級(安全作業)1-4級(輕、中、高、極度危害作業)。
126、噪聲作業危害級別為為5級(同毒物作業)。接觸噪聲超過115dB(A)的作業無論時間長短均為IV級。
127、影響噪聲對機體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聲壓級大小。
128、作業環境監測依據國家發布的各類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采樣與檢測規范進行。
129、職業健康監護內容: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從業人員健康監護信息管理。
130、在衛生行政部門中建立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制度。
131、職業病危害職業病危害申報要求:用人單位在新改擴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后因工藝技術材料等變更導致所申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改變的應在變更后30日內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內容;終止生產經營時應向原申報機關辦理申報注銷手續。
132、申報內容: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產生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材料、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求援設施。
133、用人單位向所在地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衛生行政部門收到申報材料后5日內出具回執。
134、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負責。職業病報告實行以地方為主逐級上報的辦法,一律由所在地區的衛生監督機構統一匯總上報。
13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指為建立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聯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影響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重點活動與職責以及績效測量的方法。
136、體系的運行模式系統思想最主要的是PDCA概念(策劃、實施、評價、改進)
13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據ILO-OSH2001導則):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組織、計劃與實施、檢查與評價、改進措施。
138、組織的目的是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為正確有效地實施與運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其要素而確立和完善組織保障基礎。組織的內容:機構與職責、培訓及意識與能力、協商與交流、文件化、文件與資料控制、記錄與記錄管理。
139、計劃與實施包括:初始評審、目標、管理方案、運行控制、應急預案與響應。
140、初始評審過程主要包括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兩項工作。
141、改進措施主要包括糾正與預防措施和持續改進兩方面。
14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必須包括:承諾守法、承諾持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和事故預防、保護員工健康安全。
143、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建立實施保持和評審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向最高管理層報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績效、推動企業全體員工參加管理活動。
144、管理方案應闡明做什么事、誰來做、什么時間做。
145、應急預案與響應的目的是確保生產經營單位主動評價其潛在事故與緊急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及其應急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應急計劃、應急處理的程序和方式,檢驗預期的響應效果,并改善其響應的有效性。
146、開展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活動時應考慮:常規與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作業場人員的活動、作業場所內所有設備。
147、檢查與評價的目的是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定期或及時地發現體系運行過程或體系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確定問題產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續改進的地方。檢查與評價主要包括:績效測量與監測、事故事件與不符合的調查、審核、管理評審四項。
148、績效測量包括主動與被動測量兩個方面。主動測量應做為一種預防機制。
149、通過績效測量與監測,得到事故、事件、不符合的信息。
150、管理評審時間的確定:生產經營單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據自己預定的時間間隔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審。
相關推薦:
在線課程 |
2024年
云私塾PRO 34%學員選擇 |
2024年
零基礎暢學班 46%學員選擇 |
2024年
全程突破班 20%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平時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試要點; ②生活瑣事多,經常需要調整學習規劃; ③自律性不高,需要有人陪伴監督學習。 |
①基礎知識薄弱,安全行業小白; ②需要全方位、系統梳理知識點; ③案例題薄弱,需要專項提升。 |
①有工作經驗相關從業者; ②自學能力自制力比較強; ③非常注重課程的性價比。 |
在線課程 |
2024年
云私塾PRO 34%學員選擇 |
2024年
零基礎暢學班 46%學員選擇 |
2024年
全程突破班 20%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平時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試要點; ②生活瑣事多,經常需要調整學習規劃; ③自律性不高,需要有人陪伴監督學習。 |
①基礎知識薄弱,安全行業小白; ②需要全方位、系統梳理知識點; ③案例題薄弱,需要專項提升。 |
①有工作經驗相關從業者; ②自學能力自制力比較強; ③非常注重課程的性價比。 |
|
基礎階段 | 考點精講 | |||
重難點直播 | ||||
云私塾系統 | ||||
強化階段 | 內部課件 | |||
知識圖譜 | ||||
考點突破 | ||||
沖刺階段 | 真題解析 | |||
臨考密訓 | ||||
實戰模考 | ||||
應試技巧 | ||||
電子資料 | 認知考試內容 | |||
學科復習規劃 | ||||
歷年考點分值分布 | ||||
案例答題模板 | ||||
高頻易錯易混考點 | ||||
新教材變動對比 | ||||
中級注安速記口訣 | ||||
考前10頁紙 | ||||
紙質資料 | 專用教材 | |||
10年真題精解 | ||||
習題集 | ||||
沖刺階段 | 班主任1V1助學服務 | |||
24小時全時段AI智能答疑 | ||||
專業師資后臺答疑 | ||||
講義、課件免費下載學習 | ||||
手機/IPAD隨時離線聽課 | ||||
考前集訓刷題 | ||||
備考保障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2次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2次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1次 | |
套餐價格 | 單科:¥2235(公共科目) 單科:¥2520(專業科目) 全科:¥7640 |
單科:¥1699(公共科目) 單科:¥1999(專業科目) 全科:¥4999 |
單科:¥1092(公共科目) 單科:¥1235(專業科目) 全科:¥2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