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11.雷電的種類有直擊雷、閃電感應和球雷。一次直擊雷的全部放電時間一般不超過( )ms。
A.100
B.200
C.500
D.1000
正確答案是C。
解析:直擊雷。雷云與大地目標之間的一次或多次放電稱為對地閃擊。閃擊直接擊于建筑物、其他物體、大地或外部防雷裝置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者稱為直擊雷。直擊雷的每次放電過程包括先導放電、主放電、余光三個階段。大約50%的直擊雷有重復放電特征。每次雷擊有三四個沖擊至數十個沖擊。一次直擊雷的全部放電時間一般不超過500ms。
12.從防止觸電的角度來說,絕緣、屏護和間距是防止( )的安全措施。
A.電磁場傷害
B.間接接觸電擊
C.靜電電擊
D.直接接觸電擊
正確答案是D。
解析:此題的考點是直接接觸電擊的防護措施。首先應明確直接接觸電擊的基本防護原則,即應當使危險的帶電部分不會被有意或無意地觸及。
直接接觸電擊的防護措施,即絕緣、屏護和間距。這些措施是各種電氣設備都必須考慮的通用安全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體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電氣事故。
絕緣:是指利用絕緣材料對帶電體進行封閉和隔離。
屏護:是一種對電擊危險因素進行隔離的手段。即采用遮欄、護罩、護蓋、箱匣等把危險的帶電體同外界隔離開來,以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所引起的觸電事故。屏護還起到防止電弧傷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檢修工作的作用。
間距:是指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備和設施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必要的安全距離。間距的作用是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避免車輛或其他器具碰撞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事故;防止火災、過電壓放電及各種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
由于題目明確說明是防止觸電的措施,不是防止電磁場傷害的措施,故A是錯誤的。間接接觸電擊的基本防護措施是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而不是絕緣、屏護和間距,因此B也是錯誤的。僅從絕緣不是防止靜電電擊的方法,就可以判定C是錯誤的。因此只有D是正確的。
13.下面( )不屬于防止直接接觸電擊的方法。
A.利用絕緣材料對帶電體進行封閉和隔離
B.采用遮欄、護罩、護蓋、箱匣等將帶電體與外界隔離
C.保證帶電體與地面、帶電體與其他設備、帶電體與人體、帶電體之間有必要的安全間距
D.通過限制作用于人體的電壓、抑制通過人體的電流,保證觸電時處于安全狀態
正確答案是D。
解析:絕緣、屏護和間距是直接接觸電擊的基本防護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體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電氣事故。
故D不屬于防止直接接觸電擊的方法。
14.絕緣電阻是衡量絕緣性能優劣的最基本的指標。任何情況下絕緣電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電壓( )Ω。
A.100
B.500
C.1000
D.1500
正確答案是C。
解析:絕緣電阻是衡量絕緣性能優劣的最基本的指標。在絕緣結構的制造和使用沖,經常需要測定其絕緣電阻。通過測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某些電氣設備的絕緣好壞,判斷某些電氣設備如電機、變壓器的絕緣情況等。以防因絕緣電阻降低或損壞而造成漏電、短路、電擊等電氣事故。
15.IT系統適用于( )。
A.接地配電網
B.不接地配電網
C.低壓用戶
D.三相四線配電網
正確答案是B。
解析:IT系統(保護接地)IT系統就是保護接地系統。保護接地的做法是將電氣設備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位經接地線、接地體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其安全原理是通過低電阻接地,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但應注意漏電狀態并未因保護接地而消失。
IT系統的字母I表示配電網不接地或經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電氣設備外殼接地。
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如某些I~10 kV配電網,煤礦井下低壓配電網等。在這類配電網中,凡由于絕緣損壞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分,除另有規定外,均應接地。
16.在380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RE≤( )Ω。
A.1
B.2
C.4
D.10
正確答案是C。
解析:在380 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及RE≤4Ω。當配電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容量不超過100kV.A時,要求RE≤10Ω。
17.把電氣設備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保護零線進行連接,稱作( )。
A.保護接地(IT系統)
B.保護接零(TN系統)
C.工作接地
D.工作接零(TT系統)
正確答案是B。
解析:TN系統相當于傳統的保護接零系統,TN系統中的字母N表示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部分與配電網中性點之間直接連接。
18.保護接零系統(TN系統)按照中性線和保護線的組合情況有三種形式,包括( )系統。
A.TN—C、TN—C—S和TN—S
B.TN—S、TN—S—C和TN—C
C.TN—C、TT和IT
D.TN、TT和IT
正確答案是A。
解析:TN系統分為TN—S,TN—C—S,TN—C三種類型。
①TN—S系統是PE線與N線完全分開的系統;
②TN—C—S系統是干線部分的前一段PE線與N線共用為PEN線,后一段PE線與N線分開的系統;
③TN—C系統是干線部分PE線與N線完全共用的系統。
19.下列關于間接接觸電擊防護措施描述,錯誤的是( )。
A.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如某些I~10 kV配電網,煤礦井下低壓配電網等。
B.TT系統主要用于低壓用戶,即用于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面引進低壓電源的小型用戶。
C.在380 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及RE≥4Ω。
D.保護接零用于用戶裝有配電變壓器的,且其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配電網。
正確答案是C。
解析:①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如某些I~10 kV配電網,煤礦井下低壓配電網等。在380 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及RE≤4Ω。當配電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容量不超過100kV.A時,要求RE≤10Ω。
②TT系統主要用于低壓用戶,即用于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面引進低壓電源的小型用戶。
③保護接零用于用戶裝有配電變壓器的,且其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配電網。
20.對于相線對地電壓為220V的TN系統,手持式電氣設備和移動式電氣設備末端線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護元件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 )s;配電線路或固定電氣設備的末端線路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 )s。正確答案是( )。
A.0.4;5
B.0.5;5
C.1;5
D.1;10
正確答案是A。
解析:應用保護接零應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1)在同一接零系統中,一般不允許部分或個別設備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否則,當接地的設備漏電時,該接地設備及其他接零設備都可能帶有危險的對地電壓。如確有困難,個別設備無法接零而只能接地時,則該設備必須安裝剩余套電流動作保護裝置。
(2)重復接地合格。重復接地指PE線或PEN線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點再次接地。
4)改善架空線路的防雷性能。電纜或架空線路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筑物處,配電線路的最遠端及每1km處,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時共同敷設的兩端應作重復接地。每一重復接地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10Ω;在低壓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允許不超過10Ω的場合,每一重復接地的接地電阻允許不超過30Ω,但不得少于3處。
(3)發生對PE線的單相短路時能迅速切斷電源。對于相線對地電壓220V的TN系統,手持式電氣設備和移動式電氣設備末端線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護元件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0.4s;配電線路或固定式電氣設備的末端線路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5s。
(4)工作接地合格。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減輕各種過電壓的危險。工作接地的接她電阻一般不應超過4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允許放寬至不超過10Ω。
(5)PE線和PEN線上不得安裝單極開關和熔斷器;PE線和PEN線應有防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的措施;PE線支線不得串聯連接,即不得用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作為保護導體的一部分。
(6)保護導體截面面積合格。除應采用電纜心線或金屬礦或金屬護套作保護線者外,有機械防護的PE線不得小于2.5mm2,沒有機械防護的不得小于4mm2。銅質PEN線截面積不得小于10mm2,鋁質的不得小于16mm2,如系電纜芯線,則不得小于4mm2。
關注"566安全工程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獲取最新資訊、最新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
在線課程 |
2024年
云私塾PRO 34%學員選擇 |
2024年
零基礎暢學班 46%學員選擇 |
2024年
全程突破班 20%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平時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試要點; ②生活瑣事多,經常需要調整學習規劃; ③自律性不高,需要有人陪伴監督學習。 |
①基礎知識薄弱,安全行業小白; ②需要全方位、系統梳理知識點; ③案例題薄弱,需要專項提升。 |
①有工作經驗相關從業者; ②自學能力自制力比較強; ③非常注重課程的性價比。 |
在線課程 |
2024年
云私塾PRO 34%學員選擇 |
2024年
零基礎暢學班 46%學員選擇 |
2024年
全程突破班 20%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平時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試要點; ②生活瑣事多,經常需要調整學習規劃; ③自律性不高,需要有人陪伴監督學習。 |
①基礎知識薄弱,安全行業小白; ②需要全方位、系統梳理知識點; ③案例題薄弱,需要專項提升。 |
①有工作經驗相關從業者; ②自學能力自制力比較強; ③非常注重課程的性價比。 |
|
基礎階段 | 考點精講 | |||
重難點直播 | ||||
云私塾系統 | ||||
強化階段 | 內部課件 | |||
知識圖譜 | ||||
考點突破 | ||||
沖刺階段 | 真題解析 | |||
臨考密訓 | ||||
實戰模考 | ||||
應試技巧 | ||||
電子資料 | 認知考試內容 | |||
學科復習規劃 | ||||
歷年考點分值分布 | ||||
案例答題模板 | ||||
高頻易錯易混考點 | ||||
新教材變動對比 | ||||
中級注安速記口訣 | ||||
考前10頁紙 | ||||
紙質資料 | 專用教材 | |||
10年真題精解 | ||||
習題集 | ||||
沖刺階段 | 班主任1V1助學服務 | |||
24小時全時段AI智能答疑 | ||||
專業師資后臺答疑 | ||||
講義、課件免費下載學習 | ||||
手機/IPAD隨時離線聽課 | ||||
考前集訓刷題 | ||||
備考保障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2次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2次 | 當年考試不過,免費重學1次 | |
套餐價格 | 單科:¥2235(公共科目) 單科:¥2520(專業科目) 全科:¥7640 |
單科:¥1699(公共科目) 單科:¥1999(專業科目) 全科:¥4999 |
單科:¥1092(公共科目) 單科:¥1235(專業科目) 全科:¥2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