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采用類似工程預算法編制單位工程概算,其核心是以類似工程的預算為基礎,獲取類似工程的( )。
A.資源價格指標 B.資源消耗量指標
C.消耗量修正系數 D.價格修正系數
43.預算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定額是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分項工程所需的( )標淮。
A.人工、材料、機械臺班消耗量 B.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價格
C.分項工程數量 D.分項工程價格
44.實物法是按統一“量”、指導“價”,即按“量”、“價”分離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方法,其中的“量”、“價”分別是指( )。
A.分項工程量、資源價格 B.分項工程量、定額基價
C.實物消耗量、定額基價 D.實物消耗量、資源價格
45.某工程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合同執行過程中,在發生( )的情況下,發包方應對合同總價做相應的調整。
A.承包商漏算工程量 B.工料機價格上漲
C.工程范圍調整 D.出現惡劣氣候
46.對于業主來說,在施工階段投資控制最難的合同計價形式是( )。
A 成本加酬金合同 B.可調總價合同
C.估計工程量單價合同 D.純單價合同
47.進行材料采購征求報價,投標邀請書中主要需列出擬購材料的( ),這是獲得具有響應性報價的關鍵。
A.運輸條件 B.價格調整說明
C.擔保方式 D.規格和性能要求
48.對建安工程保險費、第三方責任保險費項目,監理工程師一般采用( )進行計量支付。
A.均攤法 B.憑證法 C.圖紙法 D.分解計量法
49.根據FIDIC合同條件,( )屬于工程量清單項目。
A 暫定金額 B.動員預付款 C.保留金 D.價格調整
50.2002年3月完成的某工程,按2001年3月簽約時的價格計算工程款為100萬元,合同規定:調值公式中的固定系數為0.2,人工費占調值部分的50%。調值公式中的各項費用除人工費上漲15%外均未發生變化,則2002年3月的工程款經過調值后為( )萬元。
59.在工程項目進度控制計劃系統中,用以確定項目年度投資額、年末形象進度和闡明建設條件落實情況的進度計劃表是( )。
A.工程項目進度平衡表 B.年度建設資金平衡表
C.投資計劃年度分配表 D.年度計劃項目表
60.在某工程網絡計劃中,工作M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分別為第15天和第18天,其持續時間為7天。工作M有2項緊后工作,它們的最早開始時間分別為第24天和第26天,則工作M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天。
A.分別為4和3 B.均為3 C.分別為3和2 D.均為2
61.某分部工程雙代號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其關鍵線路有( )條。
A 5 B.4 C.3 D.2
62.當某工程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等于計劃工期時,該網絡計劃中的關鍵工作是指( )的工作。
A.時標網絡計劃中沒有波形線 B.與緊后工作之間時間間隔為零
C.開始節點與完成節點均為關鍵節點 D.最早完成時間等于最遲完成時間
63.在工程網絡計劃執行過程中,如果某項工作實際進度拖延的時間等于其總時差,則該工作( )。
A 不會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 B.不會影響其后續工作的正常進行
C.必定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 D.必定影響其后續工作的正常進行
64.在工程雙代號網絡計劃中,某項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是指其( )。
A 完成節點的最遲時間與工作自由時差之差
B.開始節點的最早時間與工作自由時差之和
C.完成節點的最遲時間與工作總時差之差
D.開始節點的最早時間與工作總時差之和
65.某分部工程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其中工作C和I的最遲完成時間分別為第( )天。
A.4和11 B.4和9 C 3和11 D.3和9
66.在上題所示時標網絡計劃中,如果工作B、E、J使用同一臺施工機械并順序施工,則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實施B、E、J三項工作時的施工機械閑置時間( )天。
A.均為0 B.分別為0和1 C.均為1 D.分別為1和0
67.在網絡計劃工期優化過程中,當出現多條關鍵線路時,在考慮對質量、安全影響的基礎上,優先選擇的壓縮對象應是各條關鍵線路上( )。
A.直接費之和最小的工作組合,且壓縮后的工作仍然是關鍵工作
B.直接費之和最小的工作組合,而壓縮后的工作可能變為非關鍵工作
C.直接費用率之和最小的工作組合,且壓縮后的工作仍然是關鍵工作
D.直接費用率之和最小的工作組合,而壓縮后的工作可能變為非關鍵工作
68.工程網絡計劃資源優化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尋求( )。
A.工程總費用最低時的資源利用方案
B.資源均衡利用條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C.工期最短條件下的資源均衡利用方案
D.資源有限條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69.當采用勻速進展橫道圖比較工作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時,如果表示實際進度的橫道線右端點落在檢查日期的右側,則該端點與檢查日期的距離表示工作( )。
A.實際多投入的時間 B.進度超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