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大型會展建筑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案例分析
一、情景描述
某會展中心工程地上2層,建筑高度為24m,總建筑面積98000 m2,鋼桁架結構,耐火等級一級。該建筑一層層高12m,建筑面積85400 m2,主要使用性質為登錄大廳、主會議廳、六個展覽廳、廚房及設備用房;二層建筑面積12600m2,主要使用性質為會議室及設備用房。該建筑根據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劃分為15個防火分區。首層有10個防火分區(圖3—43.1),二層有5個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均有兩個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均大于5m。本項目中除防火分區劃分、疏散設計不符合現行規范的規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之外,室內外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建筑消防設施、器材均滿足現行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
在本項目的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中,為了解決登錄大廳內部疏散距離過長、二層會議室樓梯在首層無直接對外出口的問題,將首層大、小展覽廳之間的多條通道通過防火墻、防火卷簾分隔,火災時自動加壓送風構成安全疏散通道。針對展覽廳防火分區面積擴大問題,通過提高煙控系統的設計水平,并經數值模擬確保火災時人員能夠安全疏散來解決。
二、案例說明
本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性能化設計評估的管理流程。
2)性能化設計評估的消防安全總目標的確定。
3)火災場景的確定原則。
4)不同類型建筑的火災荷載密度確定。
三、關鍵知識點
(一)性能化設計評估的管理流程
1)建設單位提交申請材料。
2)工程項目管轄地公安消防機構初審核。對經初審同意的,書面報送省級公安消防機構。省級公安消防機構作出是否同意進行性能化設計評估的復函。
3)建設單位委托符合條件的性能化設計評估單位進行性能化設計評估。
4)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性能化設計評估單位和公安消防機構共同研究確定消防安全目標及性能判據。
5)對于性質重要的工程項目的性能化設計評估,可根據需要由另一家性能化設計評估單位進行復核評估。
6)性能化設計評估工作完成后,建設單位提交申請召開論證會的材料。
7)工程項目管轄地公安消防機構初審。對經初審同意的,書面報送省級公安消防機構。
8)省級公安消防機構作出是否組織專家論證的決定,如同意則由省級公安消防機構會同同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
9)當專家組認為設計方案存在需進一步研究解決的關鍵問題或專家意見存在較大分歧時,應作進一步研究,修改完善后,由省級公安消防機構再次組織專家論證。
10)專家論證會組織單位應將專家組論證意見形成專家論證會議紀要,并印發有關單位。
(二)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總目標
1)減小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2)在火災條件下,保證建筑物內使用人員以及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
3)建筑物的結構不會因火災作用而受到嚴重破壞或發生垮塌,或雖有局部垮塌,但不會發生連續垮塌而影響建筑物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4)減少由于火災而造成的商業運營、生產過程的中斷。
5)保證建筑物內財產的安全。
6)建筑物發生火災后,不會引燃其相鄰建筑物。
7)盡可能減少火災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總目標視其使用功能、性質及建筑高度而有所區別,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上述幾個目標中確定一個或者兩個目標作為主要目標,并列出其他目標的先后次序。例如,對于人員聚集場所或旅館等公共建筑,其主要目標是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對于倉庫,則更注重于保護財產和建筑結構的安全。
(三)火災場景的確定原則
火災場景應根據最不利的原則確定,選擇火災風險較大的火災場景作為設定火災場景。例如火災發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該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動滅火系統或排煙系統由于某種原因而失效等。
火災風險較大的火災場景一般為最有可能發生,但火災危害不一定是最大的火災場景;或者火災危害大,但發生的可能性較小的火災場景。
(四)不同類型建筑的火災荷載密度確定
火災荷載密度是指單位建筑面積上的火災荷載。火災荷載密度是可以比較準確地衡量建筑物室內所容納可燃物數量多少的一個參數,是研究火災全面發展階段性狀的基本要素。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火災荷載密度直接決定火災持續時間的長短和室內溫度的變化情況。建筑物內的可燃物可分為固定可燃物和容載可燃物兩類。固定可燃物的數量很容易通過建筑物的設計圖樣準確地求得。容載可燃物數量很難準確計算,一般由調查統計確定。
四、注意事項
展覽廳內展位如連續布置,一旦發生火災,火災將蔓延迅速。因此,應當合理布置展位,形成順暢的疏散通道。展覽廳的有利條件是空間高、儲煙能力大,人員疏散受火災煙氣影響較小。 在登錄大廳作為人員集散的場所,不利條件是人數多,有利條件是可燃物分散擺放、空間開敞、凈高大、疏散出口清晰,人員疏散較為有利。
關注"萬題庫消防工程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成績查詢、內部資料等信息!
消防工程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萬題庫消防工程師"
萬題庫消防工程師群:51150124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