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章節考點匯總
生產的火災危險性——應根據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物質性質及其數量等因素,分為:甲、乙、丙、丁、戊類,并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要分析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引起火災的可能性。
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時,該廠房或防火分區內的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
通常可根據以下因素分析確定:
1)生產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質。
2)生產中操作條件的變化是否會改變物質的性質。
3)生產中產生的全部中間產物的性質。
4)生產的最終產品及其副產品的性質。
5)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條件。
許多產品可能有若干種不同工藝的生產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具有的火災危險性也可能各異,分類時應注意區別對待。
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部分確定:
1)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 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生火災事故時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部分 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自動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區面積比例小于等于20%。
消防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消防工程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