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八
某地標性辦公樓建筑,建筑高度428.5m,總建筑面積33.70萬m2,地上108層、地下7層,耐火等級一級。辦公樓的屋頂設有直升機停機坪,共設置8個避難層,地下7層至地上17層各層的建筑面積均為4500m2,且均設置3臺消防電梯,地上18~108層每層建筑面積均在1500m2與3000m2之間,且均設置2臺消防電梯。該辦公樓按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了消防設施及器材。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該辦公樓的避難層應如何設置?
2.對于該辦公樓的消防電梯的設置數量、位置、防水排水、載重和速度有何要求?
3.對于該辦公樓屋頂直升機停機坪有哪些要求?
答案
1.避難層設置樓層、高度和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第一個避難層(間)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于50m,兩個避難層(間)之間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難層的防煙樓梯應在避難層分割、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
(3)避難層的凈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員避難的要求,并宜按5人/m2計算。
(4)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但設備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應集中布置,設備管道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墻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時,與避難層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m,且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避難問內不宜設置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不應開設除外窗、疏散門之外的其他開口。
(5)避難層應設消防電梯出口。
(6)避難層應設消防專線電話,并應設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盤。
(7)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采用一級防火窗。
(8)避難層(間)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3.01x。在避難層(間)進入樓梯間的入口處和疏散樓梯通向避難層(間)的出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9)避難層頂棚、墻面、地面均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
2.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的規定,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高層建筑消防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區內,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于1臺。消防電梯可與客梯或工作電梯兼用,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因此該辦公樓應設消防電梯,地下7層至地上17層消防電梯的設置數量不應少于3臺,地上18~108層消防電梯的設置數量不應少于2臺。消防電梯的設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消防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防火分區內,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于1臺。
(2)除設置在倉庫連廊、冷庫穿堂或谷物筒倉工作塔內的消防電梯外,消防電梯應設置前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并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經過長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第5.5.28條和第6.4.3條的規定。
3)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內設置的正壓送風口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第5.5.27條規定的虎門外,前室內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4)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不應設置卷簾。
(3)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電梯間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或具有停滯功能的防火卷簾。
(5)消防電梯的載重量不應小于800k9。
(6)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其他電梯井、機房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隔開,當在隔墻上開門時,應設甲級防火門。
(7)消防電梯的行駛速度,應按從首層到頂層的運行時間不超過60s計算確定。
(8)消防電梯轎廂的內裝修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動力與控制電纜、電線應采取防水措施。
(9)消防電梯轎廂內應設專用電話;并應在首層設供消防隊員專用的操作按鈕。
(10)消防電梯間前室門口宜設擋水設施。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排水設施,排水井容量不應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 s。
3.當建筑某樓層著火導致人員難以向下疏散時,往往需到達上一避難層或屋面等待救援。在超高層建筑的屋面設置屋頂直升機停機坪,可便于直升機從建筑頂部實施救援,是一種可行的救生措施。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的規定,該塔樓宜設置屋頂直升機停機坪或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在屋頂平臺上的停機坪,距設備機房、電梯機房、水箱間、共用天線等凸出物的距離,不應小于5m。
(2)出口不應少于兩個,每個出口寬度不宜小于0.90m。
(3)在停機坪的適當位置應設置消火栓。
(4)停機坪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并應設置應急照明。
消防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消防工程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答案 | 2018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