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企業進行財產物資清查時,發現存貨盤盈,首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報經批準后應當轉入的科目是( )。
A.其他應收款
B.營業外收入
C.銷售費用
D.管理費用
【答案】D
【解析】存貨盤盈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單選題)某企業核算批準后的存貨毀損凈損失,下列各項中,計入管理費用的是( )。
A.由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B.應由保險機構賠償的損失
C.應由責任人賠償的損失
D.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
【答案】D
【解析】選項A,應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BC,應計入其他應收款。
(多選題)下列關于存貨盤盈盤虧說法正確的有( )。
A.存貨盤盈時,經批準后,存在記入管理費用科目的情況
B.存貨盤虧時,經批準后,存在記入管理費用科目的情況
C.企業發生存貨盤盈盤虧,會涉及到“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D.企業發生存貨盤盈盤虧,不會涉及到“其他應收款”科目
【答案】ABC
【解析】存貨盤虧,經批準,應該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賠款的情況,應該計入“其他應收款”科目。
(判斷題)因臺風造成原材料毀損,相關凈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 )
【答案】√
(單選題)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 )計價。
A.成本
B.可變現凈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價值
【答案】A
【解析】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照成本計價。即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單選題)某企業2018年3月31日乙存貨的實際成本為100萬元,加工該存貨至產成品估計還將發生成本為20萬元,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為2萬元,估計用該存貨生產的產成品售價為110萬元。假定乙存貨月初“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余額為0,2018年3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10
B.0
C.10
D.12
【答案】D
【解析】乙存貨的成本為100萬元;乙存貨的可變現凈值=110-20-2=88(萬元),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所以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00-88=12(萬元)。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會導致存貨賬面價值發生增減變動的有( )。
A.存貨發生減值損失
B.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存貨已發出
C.采用計劃成本發出存貨產生的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
D.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下確定的進銷差價率比上期有所下降
【答案】ACD
【解析】選項A,會導致存貨賬面價值減少;選項B,需要借記發出商品,貸記庫存商品,借貸雙方均為存貨類科目,不影響存貨賬面價值變動;選項C,期末需要根據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調整增加存貨賬面價值;選項D,進銷差價率本期比上期有所下降,將會導致本期計算的發出存貨成本總額提高,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總額下降。
(判斷題)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貨的歷史成本。( )
【答案】√
(判斷題)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應借記“存貨跌價準備”,貸記“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 )
【答案】√
(單選題)一般納稅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記入的科目是( )。
A.固定資產
B.營業外支出
C.在建工程
D.應交稅費
【答案】D
【解析】一般納稅人購入的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若為動產,其增值稅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若為不動產,其增值稅進項稅額分兩年進行抵扣,60%的部分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0%的部分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則一級科目為應交稅費。
(單選題)企業購入三項沒有單獨標價的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A、B、C,實際支付的價款總額為1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A的公允價值為60萬元,固定資產B的公允價值為40萬元,固定資產C的公允價值為20萬元。固定資產A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60
B.50
C.100
D.120
【答案】B
【解析】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固定資產A的入賬價值=100×[60÷(60+40+20)]=50(萬元)。
(多選題)下列稅費,應計入企業固定資產價值的有( )。
A.房產稅
B.耕地占用稅
C.車輛購置稅
D.契稅
【答案】BCD
【解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占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
(判斷題)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時,應按各項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
【答案】×
【解析】企業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時,應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判斷題)企業外購固定資產時,發生的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專業人員服務費,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
【答案】√
【解析】企業外購的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關于固定資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均應該計入固定資產
B.外購固定資產發生的專業人員服務費,應該計入管理費用
C.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D.暫估入賬的固定資產,在竣工決算后不需根據實際成本調整竣工決算前已計提的折舊額
【答案】B
【解析】外購固定資產發生的專業人員服務費,應該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單選題)下列不應記入“在建工程”科目的是( )。
A.用于經營性動產安裝的外購原材料的進項稅
B.為購建工程取得銀行借款在建造期間產生的利息費用
C.用于企業房屋建造的自產產品的成本
D.建造房屋時的人工費用
【答案】A
【解析】領用外購原材料用于購建固定資產,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計入在建工程的成本。
(單選題)自營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企業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工程物資
貸:銀行存款
B.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C.借:原材料
貸:在建工程
D.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答案】B
【解析】自營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按其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多選題)采用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的情況下,下列項目中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有( )。
A.工程耗用原材料
B.工程人員的工資
C.工程領用本企業的商品實際成本
D.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發生的安裝費
【答案】ABC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