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知識 | 經濟基礎理論 | |
工商管理 | 農 業 | |
商業管理 | 商業營銷 | |
稅 務 | 物 資 | |
財 政 | 金 融 | |
保 險 | 郵 電 | |
水路運輸 | 公路運輸 | |
鐵路運輸 | 人力資源 | |
房 地 產 | 旅 行 社 | |
價格管理 | 飯店管理 | |
工商行政 | 建筑經濟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22、國債限度是指國家舉債規模的_______。
A.最高限度
B.最低限度
C.中等限度
D.規定限度
23、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國家是社會政治經濟的組織管理者,國債的償還以國家財政收入作擔保。因此,國債具有_______的特點。
A.信譽高
B.靈活性
C.有償性
D.可轉讓性
24、養老保險的管理主體是_______的社會保險機構。
A.國家
B.地方
C.政府
D.企業
25、用人單位的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_______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職工工資的_______。
A.6%;2%
B.2%;6%
C.5%;2%
D.6%;3%
26、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中,確定統籌基金的起付標準原則上控制在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_______左右。
A.15%
B.20%
C.10%
D.30%
27、我國失業保險的對象是_______。
A.城鎮企事業單位的職工
B.農村待業人員
C.城鎮待業人員
D.畢業大學生
28、按照世界銀行的規定,國際性招標通告從發布到投標截止之間的時間為不少于_______天。
A.40
B.45
C.60
D.90
29、評標委員會成員一般為_______人以上單數,其中專家不得少于_______。
A.3;1/3
B.5;2/3
C.7;1/3
D.5;1/3
30、財政法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_______進程中形成的財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等法制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A.生產
B.交換
C.分配和再分配
D.消費
31、_______是指通過國家預算籌集和分配國家一部分財政資金而形成的關系。
A.財政管理體制關系
B.預算關系
C.稅收關系
D.財政監督關系
32、從法律體系的諸層次來看,我國財政法應該是居于_______層次的基本部門法。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33、國家通過財政法的實施,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掌握國家的財政收入,保障資金積累和合理分配,調整各種分配關系,促進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這體現了_______。
A.我國財政法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上層建筑
B.我國財政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C.我國財政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只限于國家財政及與財政有關的分配活動
D.我國財政法調整國家預算
34、市場機制惟一能使經濟回升的手段是_______,這也是有限度的。
A.增加投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上升
D.減少投資
35、財政行為的變化是_______,但一旦發生以后就成為經濟的_______,對經濟產生影響。
A.宏觀的;微觀變量
B.微觀的;宏觀變量
C.外生的;內生變量
D.內生的;外生變量
36、財政宏觀調控的目標就是實現國民經濟的_______。
A.快速增長
B.目標增長
C.固定增長
D.穩定增長
37、_______是由“過度需求”引起的。
A.經濟危機
B.經濟增長
C.通貨膨脹
D.滯脹
38、經濟增長是指實際產量的增加,通常用不變價格下的_______的增長來測量。
A.自發投資
B.GDP
C.稅收凈值
D.GNP
39、國際收入政策的運用取決于一個國家的_______,它是信譽的重要依據。
A.GDP
B.GNP
C.國力
D.國防
40、經過幾十年艱苦的探索,社會主義中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經濟發展道路——_______。
A.政府宏觀調控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D.市場微觀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