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7河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知識點匯總
會計要素的計量
(一)會計計量屬性及其構成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指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為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案例導入】某保溫杯生產企業生產了一個保溫杯的瓶身,蓋子還沒有生產,問這個瓶身值多少錢?
答: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這個杯子的預計售價為100元,銷售杯子的費用為5元,相關稅費為3元,該企業生產杯蓋還要花20元,則該杯子值72元(100-5-3-20)。
(3)可變現凈值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
可變現凈值=預計售價-進一步加工成本-預計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案例導入】王某現在存入一筆錢,他想在一年后從銀行取出103元,假設銀行的一年期利率為3%。
答:則他應該存入銀行103/(1+3%)=100(元)。此處的100元就是103元的現值。
(4)現值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在資產減值準則中,會經常使用現值計量屬性。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二)計量屬性的運用原則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
會計從業萬題庫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