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B[解析]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除了基本職能外還具有預測、決策和分析等職能。
2. C[解析]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都屬于費用要素,而長期待攤費用屬于資產。
3. C[解析]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一方面引起了銀行存款的減少,銀行存款為資產,另一方面引起了應付賬款的減少,應付賬款屬于負債,其余三項都不是。
4. C[解析]“制造費用”屬于應計人生產成本的間接費用,期末時應轉入“生產成本”科目,結轉后無余額。
5. B[解析]因為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一本期貸方發生額=期末借方余額,所以該賬戶的本期借方發生額=8400+12000-5000=15400元。
6. C[解析]外來原始憑證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直接取得的原始憑證,出差后的車票是從外單位取得的,屬于外來憑證,其他均為自制的憑證。
7. C[解析]生產成本明細賬需要按成本項目分設專欄反映,以便進行成本項目分析,其余
賬戶應分別采用數量金額式和三欄式的明細賬。
8. B[解析]為了避免重復記賬,對于貨幣資金的劃轉業務一般只編制付款憑證,故從銀行提取現金應編制銀行存款的付款憑證。
9. B[解析]因為該筆業務編制的記賬憑證是正確的,只是在登記賬簿時發生筆誤,故應采用劃線更正法。
10. A[解析]資產負債表是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財務狀況的報表,其他報表是反映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及財務變動情況的報表。
11. B[解析]新準則將一貫性原則的要求列入可比性原則當中,故該企業材料發出的計價方法一個年度內隨意變更,它違背了可比性原則,因為這樣不便于企業前后各期的比較。
12. C[解析]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故答案為C。
13. C[解析]庫存商品屬于材料物資,故應采用數量金額式。
14. C[解析]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予以確認計人利潤表。
15. C[解析]增值稅不屬于企業的收入,權責發生制要求,不管物資是否收到,本期實現的收入均應確認為當期收入,故為C。
16. C[解析]轉賬憑證屬于記賬憑證,而其他都是原始憑證,故為C。
17. D[解析]對于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企業擁有的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但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會計核算時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核算,因為該租賃不同于臨時租賃,租賃時,風險已經基本上由承租方負責,而且融資租賃期滿后,承租方很可能購買該項資產。
18. C[解析]因為期末時,各損益類賬戶的余額將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故為C。
19. D[解析]現金清查中,對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存款,按規定應轉入“營業外收入”作為企業的一項利得處理(即非日常活動獲得)。
20. C[解析]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一方面是資產減少,另一方面是負債也減少,故為C。
21. B[解析]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是按資產的流動性排列的,即流動性強的排前,流動性弱的排后。
22. A[解析]由于借款單是由本單位的出差人員填制的,故為自制的原始憑證。
23. B[解析]因為計算分配應交所得稅時,一方面表示所得稅費用發生(即費用增加),另一方面負債形成,即應交稅金增加,故應為8。
24. B[解析]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為了正確計算盈虧,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作為記賬基礎。
25. C[解析]利潤表的編制有兩種格式,我國會計制度規定,應采用多步式。
26. C[解析]財產清查中,無論是盤盈還是盤虧,首先應根據“賬存實存對比表”調整賬簿,并計人“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等待處理。
27. B[解析]向銀行借款后存人存款戶表明企業的銀行存款增加,故應編制收款憑證,而對于貨幣結余的劃轉業務一般應編制付款憑證。
28. B[解析]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收入存貨的數量)。
29. B[解析](2000+80)×33%=686.4(萬元)。
30. C[解析]生產車間財產保險費不應計入管理費用,而應計處生產成本。預支的報刊雜志費應在半年的6個月里平均攤銷計入各月管理費用。廠部管理人員工資屬于管理費用。因此,該企業本月管理費用發生額=30000+2400÷6=30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