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 ×[解析]按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選擇某種外幣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報表時必須折合成人民幣來反映。
2. √[解析]收入類賬戶的結構與權益類賬戶的結構相似,貸方記其增加額,借方記其減少額(或轉銷額),期末結轉后無余額。
3. ×[解析]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有兩類:一類是不會破壞平衡關系,也不會引起等式兩邊總額的變化;另一類是不會破壞平衡關系,但會引起等式兩邊總額的同增或同減變化。
4. ×[解析]因為“所得稅”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故期末時應將其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而不是“利潤分配”賬戶。
5. ×[解析]計提教育費附加時應借記“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貸記“其他應交款”賬戶。
6. ×[解析]少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會造成當期固定資產的凈值增加。
7. ×[解析]購入固定資產的增值稅不能抵扣,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50000 8500 1200=59700(元)。
8. ×[解析]轉賬支票只能轉賬,現金支票只能提取現金,故該筆業務的原始憑證是現金支票的存根。
9. √[解析]該賬戶的借方余額應表示等待批準處理的凈盤虧或毀損數。因為該賬戶既登記盤虧或毀損又反映盤盈數,故借方余額是借貸相抵后的差額,即凈盤虧或毀損數。
10. √[解析]因為制造費用應計入生產成本,而管理費用不計入生產成本,直接從當期利潤中扣減。
11. ×[解析]如果記賬人員根據正確的記賬憑證登賬時,只是將金額少記,則應采用劃線更正法更正;如果會計人員根據錯誤的記賬憑證(即會計科目正確,金額少記)登賬,更正時應采用補充登記法。
12. ×[解析]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下,總分類賬是根據科目匯總表匯總登記,而不是逐日逐筆登記。
13. ×[解析]未達賬項是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憑證傳遞上的時間差而形成的一方已經入賬而另一方未入賬的款項。
14. ×[解析]制造費用分配表屬于原始憑證,是會計憑證。
15. ×[解析]編制會計報表的目的不僅僅是滿足投資者的需要,還要滿足宏觀管理部門、債權人企業管理當局的需要。
16. ×[解析]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是表示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但不是記入“固定資產”賬戶的貸方,而是計人專門賬戶“累計折舊”中。
17. √[解析]“應付工資”賬戶如果為借方余額,則是多發工資,編制報表時,應以負數填列。
18. ×[解析]我國企業的利潤表應采用多步式進行編制,因為便于利潤分析,便于統一匯總。
19. √[解析]財務情況說明書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
20. ×[解析]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考前密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