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 ×[解析]因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是要求一筆分錄的借方登記數與貸方登記數相等,而不是一個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和貸方發生額合計相等。
2. √[解析]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不屬于本期承擔的費用,如果支付只能作為待攤費用進行攤銷,不能計入本期費用。
3. √[解析]現金,即現金存款日記賬、總賬和明細賬是《會計法》規定的漢族設置的賬簿種類。
4. ×[解析]事前核算是指經濟活動發生前進行預測并參與決策,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是事中核算。
5. ×[解析]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屬于無形資產,不屬于固定資產。
6. ×[解析]兩個等式都成立,前者是表明會計主體在某一特定時點所擁有的資產與權益的靜態關系,后者是前者的擴展形式,等式也成立。
7. √[解析]按規定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的經濟業務,應將其批準文件作為原始憑證附件。
8. ×[解析]因為“生產成本”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43200 16800-35000=25000(元),期末余額為產品成本,故25000元是錯的。
9. ×[解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雖然不能作為調整賬簿的原始憑證,但它屬于會計檔案,需要保存,保存期限規定是5年。
10. ×[解析]利潤分配表是年度報表,利潤表是月份報表。11.×[解析]收款憑證和轉賬憑證均屬于記賬憑證。
12. √[解析]按規定,在未設借貸等欄的多欄式賬頁中,紅筆可表示減少的,如“法定成本”明細賬、管理費用明細賬等。 ‘
13. ×[解析]“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明細賬由于需要按成本項目和費用項目反映,故一般用多欄式。
14. √[解析]在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核對之前,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不一定是企業實際可動用的存款數,因為有未達賬項的影響。因此調節后(即消除未達賬項的影響后)的余額才是企業實際可動用的存款數。
15. ×[解析]接新會計制度,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批準后應轉入“資本公積”賬戶。
16. ×[解析]為了避免重復記賬,從銀行提取現金一般只編制付款憑證。
17. ×[解析]購人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可以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不計入采購成本,故說法不正確。
18. ×[解析]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應借記“盈余公積”賬戶,貸記“利潤分配”賬戶,即該業務屬于利潤分配的內容。
19. √[解析]因為“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屬于生產品,生產品屬于企業的存貨。
20. ×[解析]銀行對賬單屬于會計檔案,但不是永久保存,而是保存5年。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考前密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