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答案】√
2.【答案】×
【解析】原始憑證是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原始資料,是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是會計核算的基礎。
3.【答案】×
【解析】我國的會計期間有: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答案】√
5.【答案】√
【解析】注冊會計師承接業務,由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受理并與委托人簽訂委托合同,不得以個人名義承接業務。
6.【答案】×
【解析】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在全國范圍內有效,而且僅當年度有效,不得結轉下一年度。
7.【答案】√
8.【答案】×
【解析】票據的變造是指無權更改票據內容的人,對票據上簽章以外的記載事項加以改變的行為。票據的偽造是指無權限簽章的人假冒他人或虛構他人名義簽章的行為。
9.【答案】×
【解析】對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存款和有關資料,除國家法律另有規定外,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個人查詢。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解析】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稅收實體法是規定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總稱。
14.【答案】×
【解析】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可以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15.【答案】×
【解析】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除受托方為個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貨時代收代繳稅款,即受托方為代收代繳義務人,納稅人仍為委托方。
16.【答案】√
17.【答案】×
【解析】國家預算按照政府級次可以分為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圍可分為總預算和部門單位預算。
18.【答案】√
19.【答案】×
【解析】會計法律制度的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成文的法律文件。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和信念當中。
20.【答案】×
【解析】參與管理是指間接地參加管理活動,為管理者當參謀,為管理活動服務。
四、案例分析題
(一)
1.【答案】D
【解析】支票的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10日內提示付款。
2.【答案】BC
【解析】支票上的金額可以由出票人授權補記,未補記前的支票,不得使用;支票上未記載收款人名稱的,經出票人授權,可以補記。
3.【答案】ABCD
4.【答案】BCD
【解析】空頭支票,是指支票持有人請求付款時,出票人在付款人處實有的可供合法支配的存款不足以支付票據金額的支票。因此甲超市簽發的支票為空頭支票。根據有關規定,出票人簽發空頭支票,銀行應予以退票,并按票面金額處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罰款。對屢次簽發的,銀行應停止其簽發支票。
5.【答案】B
【解析】根據規定,出票人簽發空頭支票的,持票人有權要求出票人賠償支票金2%的賠償金。賠償金數額=500000×2%=10000(元)。
(二)
1.【答案】CD
【解析】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住所和居住時間為標準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但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非居民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
2.【答案】B
【解析】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45%的超額累進稅率。
3.【答案】C
【解析】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其實際稅率
為14%。
4.【答案】D
【解析】張某該月取得的工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000-3500)×3%=15(元);取得稿酬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000-800)×20%×(1-30%)=28(元);中獎收入屬于偶然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20%=400(元),因此張某該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合計=15+28+400=443(元)。
5.【答案】ABD
【解析】下列人員為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義務人:(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2)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3)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會計從業萬題庫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