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 ( )
2.無論采用什么方式清償負債,都將導致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 ( )
3.所有者權益表明企業的產權關系,即企業歸誰所有。 ( )
4.費用賬戶結構與資產賬戶結構相同,收入賬戶結構與權益賬戶結構相同。 ( )
5.會計核算的是企業的經濟活動而非投資者的經濟活動。 ( )
6.收入的形成可以變現為資產的增加或債務的清償,最終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 )
7.對于工業企業,發生的所有費用最終都要計入產品成本,以便正確計算產品銷售利潤。 ( )
8.原始記賬憑證不得外借,其他單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憑證時,經本單位領導批準后,方可外借。 ( )
9.“收入—費用=利潤”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企業無論發生什么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這種平衡關系。 ( )
10.賬簿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上面要留有適當的空距,一般應占格距的二分之一,以便于發現錯誤時進行修改。 ( )
11.資產負債表中的項目既有根據有關賬戶直接填列又有經過分析、整理后填列。 ( )
12.企業出售無形資產取得的收入扣除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和應支付的稅費后的凈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 )
13.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記賬時間的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登記入賬,另一方漏記的項目。 ( )
14.辦理月結,應在各賬戶最后一筆記錄下面劃一條通欄紅線,在紅線下計算出本月發生額及月末余額,并在摘要欄注明“本月合計”或“本月發生額及余額”字樣,然后在下面再劃一條雙紅線。 ( )
15.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挖掘財產物資的潛力,有效利用財產物資,加速資金周轉。 ( )
16.所有的生產性企業,本期發生的各項制造費用都應分配轉入“生產成本”科目,“制造費用”科目期末應無余額。 ( )
17.賬戶中開設的“年、月、日”欄、“憑證字號”欄、“摘要”欄等,是賬戶的輔助欄目。 ( )
18.企業購買的到期還本付息的三年期國庫券,應在“應付債券”科目核算。 ( )
19.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和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主要相同點是在于匯總的方式一致。 ( )
20.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選定本單位的賬戶名稱。 ( )
21.編制試算平衡表時,只要試算平衡,就說明賬戶記錄沒有錯誤。 ( )
22.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在金額上必然相等的關系,稱為勾稽關系。 ( )
23.一般情況下,只有收到“現金”和支付“現金”的經濟業務才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 ( )
24.工資總額包括企業應支付給職工的所有工資、獎金、津貼和各項補助。 ( )
25.現金日記賬的格式可以采用三欄式,也可以采用多欄式。 ( )
26.結賬包括日結、旬結、月結、年結。 ( )
27.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定在貸方。 ( )
28.財產清查如果賬實不符,說明記賬肯定出現差錯。 ( )
29.對實物財產進行清查時,既要清查數量,又要檢查質量。 ( )
30.《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高保管期限。 ( )
相關推薦:2009會計證考試會計基礎復習要點及經典例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