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本類題共25分,每小題1分)
1. 收入是指企業在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2. 填制和審核憑證是會計核算的最初環節,登記賬簿是會計核算的中間環節,編制和報送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環節。()
3. 按我國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總分類科目一般由財政部統一制定,明細分類科目除會計制度規定設置的以外,各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置。()
4. 會計分錄是指對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指明其應記入的賬戶、方向和金額的記錄。()
5. 不論發生何種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會計基本等式所反映的會計要素之間的平衡關系。()
6. 復式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7. 費用的發生可能引起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
8. 按賬戶的不同分類標準,“生產成本”賬戶既屬于成本類賬戶,雙屬于成本計算類賬戶。()
9. “預提費用”賬戶期末可能為貸方余額,也可能出現借方余額。當出現借方余額時,其性質與待攤費用相同。()
10. “本年利潤”賬戶的特點是,在年度中間該賬戶有余額,余額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貸方。年終結算時,要將本賬戶余額轉入“利潤分配”賬戶,年末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11. 復式記賬憑證是根據復式記賬法的原理填制,而單式記賬憑證是根據單式記賬法的原理填制()
12. 原始憑證記載的內容或金額出現錯誤的,應當由原開具單位進行更正,并在更正處加蓋出具單位印章。()
13. 原始憑證一般不得外借,如其他單位因特殊需要使用原始憑證時,須經本單位領導批準后,方可外借。()
14. 為了保證會計賬簿記錄的正確性,記賬憑證必須依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必須附有原始憑證并如實填寫所附原始憑證張數。()
15. 年終結賬時,有余額的賬戶,要將余額結轉到下一會計年度,結轉方法是:按該賬戶數編制記賬憑證,據此記入本年賬戶的借方或貸方,使本年有余額的賬戶余額變為零,同時記入下一會計年度新建賬簿的第一行余額欄內,并在摘要欄內注明“上年結轉”字樣。()
16. 現金清查一般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首先確定現金的實存數,然后與現金日記賬的賬面結存數進行核對,查明賬實是否相符。()
17.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可以作為企業進行賬務處理的原始憑證。()
18. 常用的錯賬查找方法有順查法、逆查法、抽查法和偶合法。其中“二除法”是偶合法的一種,用來查找記賬時數字順序錯位或相鄰數字顛倒錯誤的一種方法。()
19.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期末數”,是根據總賬和有關明細賬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的。()
20.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是對內報表。()
21. 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年度會計報表應于年度終了后60天內對外提供。()
22. 賬務處理是指會計憑證和賬簿組織與賬務處理過程相結合的方式。()
23. 匯總轉賬憑證一般是應提案 每一貸方科設置,按轉賬憑證的借方歸類、匯總編制。()
24. 采用永續盤存制,可以隨時掌握和了解名項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
25. 往來款項的清查,一般采用詢證核對的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