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11、國家工作人員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A.警告
B.記過
C.記大過
D.降級
12、()利用行政管理上的優勢,對會計職業道德情況實施必要的行政監督檢查。
A.政府部門
B.行業組織
C.財政部門
D.人事部門
13、各單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
A.會計咨詢工作
B.財務工作
C.審計工作
D.會計工作
14、某單位的出納員不僅負責貨幣資金的收付等工作,而且還代理登記債權債務明細賬,該做法違反了()的規定。
A.會計機構內部牽制制度
B.《代理記賬管理辦法》
C.《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D.單位會計崗位責任制度
15、銀行審核支票付款的依據是支票出票人的()。
A.約定使用的支付密碼
B.預留銀行簽章
C.身份證
D.支票進賬單
四、判斷題(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不答、錯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遵守職業道德,并具有中級以上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2、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3、打印出的機制記賬憑證要加蓋制單人員、審核人員、記賬人員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印章或者簽字。()
4、支付“票據金額”是票據簽發和轉讓的最終目的,票據上的權利和義務只有在票據金額得到全部支付后才歸于消滅。()
5、票據行為,是指票據當事人以發生票據債務為目的的、以在票據上簽名或蓋章為權利義務成立要件的法律行為,包括出票、背書、承兌三種。()
6、納稅人在停業期間發生納稅義務的,應當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報繳納稅款。()
7、享受減稅、免稅優惠的納稅人,減稅、免稅條件發生變化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2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告。()
8、實質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必須與被審計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如不得擁有被審計企業股權或擔任高級職務,不能是企業的主要貸款人、資產受托人或與管理當局有親屬關系等。()
9、會計行為都可以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
10、會計人員應當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