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國務院取消211資格證書的新聞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并且持續發酵。
對于職場人而言,211項資格證書取消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很多人在求職時從事某一行業時,需要考取相關的證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不說,有些證書本身也沒有太大的含金量,自己的專業能力也沒有太多的進步與提升。
斬斷了考證背后的惡性利益鏈
職業資格證書的火爆讓一些資格證書也成為不法企業和個人借機斂財的工具,行業亂象橫生。
首先,職業資格的考試助推了培訓市場的發展。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很多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各種培訓班有好有壞,考生們難以分清其質量。有些培訓機構打著辦各種輔導班或者銷售培訓教材等等,成了他們謀取自身利益的另類渠道。
其次,有些企業為了獲得高資質,或者拿到投資價值較大的工程和項目,他們不惜每年支付上百萬元去租用一些資格資格證,有些企業成了沒有核心人才的“空殼子”。
再次,有些“學霸”們,他們或輕而易舉或費了不少心思考下一些證書后,卻不從事相應的職業,而是靠出售資格證書牟利,把證書掛靠在需要的企事業單位中,每年拿著數目不小的“灰色收入”。一些國家注冊類證書掛靠后,每年能拿到幾萬元的收入,比如注冊建筑師、注冊建造師等,因此也催生了一些名目張單的掛靠類網站,形成了行業惡性利益鏈。
“取消一些資格證書,讓那些只想牟利而培訓水平較差的機構重新洗牌,讓那些只想拿資質拿工程沒有實際人才的企業去招聘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人,讓那些考掛靠證書光拿錢不干活的人的想法不復存在”。高頓財經職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Victor表示,取消資格證書利大于弊。
辛辛苦苦考過的證書都沒用了?
可是資格證書被取消有人歡喜有人發愁。對于那些沒有考過這些證書的人而言,當然是歡天喜地的高聲叫好了,一些正在準備考證的考生,看到自己心儀的證書沒有被取消,也感慨很“幸運”,甚至發出“謝天謝地”的歡悅聲曬到自己的朋友圈里。
但那些正在準備考試,特別是已經考過相關證書的人而言,花費一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辛辛苦苦考過的證書就沒用了嗎?
對于本身是二本院校,甚至是三本院校、高職高專出身的人來說,本來是希望用考過的證書增加職場的敲門磚和競爭力,而今經過早起貪黑考出來的證書說取消就取消了,變化太快了,損失誰來補償?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擔心。這里引用一下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理事周長征在人民日報上對此事的看法,他表示,法律上有“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已經考過的證書還是真實有效的,依據當時的法律規章,還是能證明他們具備相關的能力。”所以,已經考過的人也不用太擔心了,考過相關的證書也說明也具備這個能力。
取消資格證書,是為了更好是適應市場需求,但也需要及時的落實好相關配套措施,為已經考過的人解決好后顧之憂。
取消211項資格證書只是冰山一角
211項資格證書被取消,一定的程度從源頭上堵住了資格證書“滿天飛舞”的局面,有一些含金量不高的證書必將退出資格證書考試的舞臺。
但需要明確的是,這211項資格證書只是冰山一角,仍有一大批含金量無用的資格證書等待著被取消、被領走。
盡管資格證書一批接一批的取消,各個行業里證書多而濫的現象仍然存在。據2013年的數據,地方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高達1875項,其中,光專業技術人員資格就有389項,而技術人員的資格高達1486項。
在那些沒取消的資格證書中,網友呼聲好高的一些“雞肋”證書并沒有取消,比如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網絡編輯證、物業管理師資格證、道路運輸資格證等,強烈要求取消此類證書。
而正是這些廣而泛的資格證書衍生了一大批的考證族,很多人迫于行業的要求,考取了一些“雞肋”證書,導致了資格證書“滿天飄飛”,我們應該期待的是越來越多的“雞肋”證書被取消,期待資格證書不再“滿天飛舞”,還職業資格一片美好的土壤。
還考哪些含金量高的證書可以考?
越多越多的證書被取消,并不意味著考生無證可考,仍然有一些含金量高、價值大的證書可以證明考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一些含金量較高的證書仍然受到官媒的支持,而這些含金量高的證書在考生心中也非常受歡迎。
小編整理了人民日報發布的十大含金量高的證書,供業內參考。
這些證書依次是1、國家司法考試;2、注冊會計師證書CPA;3、特許金融分析師CFA;4、中國精算師;5、一級建筑師;6、一級建造師;7、執業醫師資格考試;8、教師資格證;9、人力資源管理師;10、心理咨詢師。
資格證書被取消,需要每一個與之相關的人正確理性的看待。資格證書不是一概的無用,一些重要的崗位要求設立證書制也無可厚非,這對個人專業能力和行業的規范管理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崗位都需要用資格證書來衡量,不可過度的重視證書,否則只能導致真正有能力卻沒有證書的人被拒之門外。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獲取報名時間、精華資料、最新試題等!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中級QQ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