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歷年真題涉及:2013年單選題
【高頻考點】: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企業的固定資產在投入使用后,為了適應新技術發展的需要,或者為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對現有固定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
后續支出的處理原則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一)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固定資產發生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時,企業一般應將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轉銷,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計提折舊。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后續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并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企業發生的一些固定資產后續支出可能涉及替換原固定資產的某組成部分。如對某項機器設備進行檢測時,發現其中的電機(未單獨確認為一項固定資產)出現難以修復的故障,將其拆除,重新安裝了一個新電機。東奧“娜寫年華”整理發布。在這種情況下,當發生的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時,應將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以避免將替換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換部分的成本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導致固定資產成本重復計算。
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檢查發生的大修理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可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
(二)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會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
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支出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計入管理費用;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的,其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不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也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獲取報名時間、精華資料、最新試題等!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