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方法】
(一)政府補助的計量
1.政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量。
(1)如果企業已經實際收到補助資金,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
(2)如果資產負債表日企業尚未收到補助資金,但企業在符合了相關政策規定后相應獲得了收款權,且與之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企業應當在這項補助成為應收款時按照應收的金額計量。
2.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計量。
(二)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方法
政府補助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總額法和凈額法。
1.總額法,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政府補助全額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費用的扣減。
2.凈額法,將政府補助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所補償費用的扣減。
【提示1】企業應當根據經濟業務的實質,判斷某一類政府補助業務應當采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通常情況下,對同類或類似政府補助業務只能選用一種方法,同時,企業對該業務應當一貫地運用該方法,不得隨意變更。
【提示2】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
通常情況下,若政府補助補償的成本費用是營業利潤之中的項目,或該補助與日常銷售等經營行為密切相關(如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則認為該政府補助與日常活動相關。
企業選擇總額法對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的,應增設“其他收益”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收益”科目核算總額法下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以及其他與日常活動相關且應直接計入“其他收益”科目的項目。
對于總額法下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企業在實際收到或應收時,或者將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分攤計入損益時:
借: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遞延收益等
貸:其他收益
【提示3】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