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
【多項選擇題】
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18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對外出租,成本為6800000元。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2×20年12月31日,已出租的C建筑物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200000元,其中本年度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500000元。根據稅法規定,已出租的C建筑物以歷史成本扣除按稅法規定計提折舊后作為其計稅基礎,折舊年限為20年,凈殘值為0,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同時,稅法規定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確定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假定甲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以下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有( )。
A.2×20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為8000000元
B.2×20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計稅基礎為6120000元
C.2×20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880000元
D.2×20年12月31日,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70000元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2×20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680萬元+120萬元)8000000元,計稅基礎為6120000元(成本6800000-累計折舊6800000÷20×2)。該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1880000元將計入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形成未來期間企業所得稅稅款流出的增加,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470000元(1880000×25%)。
財務管理
【判斷題】
只有擴建重置方案對營業現金流入無影響時才可采用年金成本法進行決策。(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如果擴建重置方案對營業現金流入有影響也可以采用年金成本法,因為可以將其所增加或減少的營業現金流入作為現金流出量的抵減或增加處理。
經濟法
【多項選擇題】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的,可以補充協議,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法定規則。下列關于法定規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隨時履行,但債權人不可以隨時要求履行
B.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權利人一方負擔
C.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
D.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1)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2)具體法定規則: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選項C);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選項A)。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選項D)。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選項B)。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中級會計]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