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三、簡答題
1.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毛澤東創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①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作了完整概括:"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②這條總路線規定了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中國革命的動力是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無產階級的領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
(2)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展開的,目的是要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相應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依據新民主主義理論,制定了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即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①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②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③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2.如何理解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
(1)帝國主義之所以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第一個最兇惡的敵人,是因為:自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向中國發動了多次侵略戰爭,以武力迫使中國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與獨立地位,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是最大的壓迫,是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總根源。
(3)帝國主義還是中國封建地主階級統治的主要支持者。
正是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中國共產黨認為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
3.簡述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
答:(1)是由民主革命的性質與任務決定的。
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它們互相勾結共同剝削和壓迫中國人民,主要是廣大農民。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把80%的農民從封建剝削制度下解放出來,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依靠和發動農民,才有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農民問題,或者土地問題,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中國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
(2)農民問題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內容。
無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領導者。但是,如果沒有廣大的同盟軍,單靠無產階級孤軍奮戰,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就是一句空話,革命就不可能勝利。由于農民占全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因此,無產階級同農民建立牢固的聯盟,就成為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首要條件。沒有工農聯盟,就不會有偉大的革命力量,也不可能團結其他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打擊敵人,就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
(3)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
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中國的武裝斗爭必須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我們的軍隊,百分之八十是農民,革命戰爭勝利主要依靠農民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援。中國的武裝斗爭,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爭。
4.簡述我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農民是中國革命的動力,是工人階級天然的、可靠的同盟軍,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80%以上。農民階級包括富農、中農和貧農,三者狀況不同,對于革命的態度也不一樣。
(1)富農占農村人口的5%,他們有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貸,帶有半封建性,但一般自己也參加勞動。他們在農民群眾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中可能參加一份力量,在反對地主的土地斗爭中也可能保持中立。
(2)中農約占農村人口的20%,一般不剝削別人,經濟上能自給自足,政治上沒有權利,受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壓迫,不但能夠參加反帝國主義革命和土地革命,并且能夠接受社會主義。因此,全部中農都可以成為無產階級的可靠的同盟軍,是重要的革命動力的一部分。中農態度的向背是決定革命勝負的一個因素。
(3)貧農,連同雇農在內,約占農村人口的70%,貧農沒有土地或很少土地,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是工人階級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軍,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5.簡述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特點。
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和民主共和國,其主要特點有:
(1)新民主主義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們在內的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
(2)新民主主義的政體,即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3)新民主主義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過程中,一定時期采取的一種過渡性質的國家形式,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非社會主義因素,其前途是社會主義。
四、論述題
1.試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綱領。
毛澤東在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同時,還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綱領,作為貫徹執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1)政治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是推翻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一綱領是新民主主義政治的集中體現。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特點是:
①"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們在內的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
②"政體"是指政權的構成形式,就是指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采取什么形式來組織政權機關。與新民主主義國體相適應的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③新民主主義政治既與歐美式的三權分立有本質區別,又與蘇聯無產階級蘇維埃制度不同,是一種帶有過渡性質的國家形式,其前途是社會主義。
(2)經濟綱領: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具體說來:
①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農民問題,首要的是土地問題。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主要內容,而且也是解放社會生產力,實現工業現代化的一個必要步驟。
②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也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官僚資本是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性質,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與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從而為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基礎。
③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實際上是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文化綱領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會主義文化,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這種文化反對帝國主義壓迫奴化思想,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
②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它強調的是科學的內容。這種文化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③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大眾的,強調的是大眾的方向。這種文化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
總之,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具體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試述中國民主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
(1)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難以擔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領導者。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本來應充當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者,他們為此也曾進行過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過于強大,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軟弱性,終究不能形成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提不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重任。總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沒有能力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中國革命客觀上要求有新的領導階級。中國無產階級正是順應時代的需要,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這是由中國工人階級本身的特點和優點決定的。中國工人階級雖然人數較少,但是它除了具有國際工人階級的一般優點,即與最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富于組織性和紀律性、沒有私人占有生產資料之外,還有特殊的優點:
①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和剝削,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中國沒有改良主義的經濟基礎。
②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的大中城市,并相對集中在外國資本和官僚買辦資本的大型企業中,易于形成統一和強大的力量。
③與廣大農民具有天然的聯系,便于和農民結成天然的聯盟,比較容易得到占有全國人口80%以上的農民的支持。
④在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為中國社會最有覺悟的階級。
總之,在中國社會各階級中,只有工人階級是最有覺悟、最有遠見、最有革命性的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任何別的階級和任何別的政黨充當領導者,只能和必須由無產階級和中國共產黨充當領導者。
3.試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及黨在這一問題上的歷史教訓。
(1)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不再是舊式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①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劃分了新舊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也不同于社會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
②中國革命的前途問題就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問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國革命的進程必須分為兩步走:"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
③只有認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又認清兩者之間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的革命。"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2)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上,黨內曾經流行過兩種錯誤傾向:
一種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割裂兩個革命之間的銜接,只看到了兩者的區別,沒有認識兩者的聯系,要在中間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二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混淆兩個革命的界限,主張將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搞所謂"無間斷"的革命,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這兩種錯誤都違背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在實踐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4.試述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1)民族資產階級是帶有兩重性的階級。他們一方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矛盾,因而他們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并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沒有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勇氣。革命性和妥協性就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一身而二任的特性。
(2)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的原因是植根于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之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自產生起就受到多方阻礙,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發展。
①是外國姿本的壓迫。它們在中國傾銷商品和直接投資經營企業,致使中國的市場為它們的廉價的商品所占領。
②是官僚買辦資本的排擠。它們在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占據壟斷地位,其工業在資金、技術設備、原材料供應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③是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農村生產力十分低下,農民購買力極其微弱,致使國內市場顯得非常狹小。
④是封建官僚政府的壓榨。它們所實行的苛捐雜稅等政策,使民族工商業獲利變得十分困難。所以,在國民經濟中,地主農業經濟和個體農業經濟占著明顯的優勢,資本主義經濟只占很小部分。
⑤在民族資本中,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比重較大,缺乏重工業基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得不依賴外國資本和官僚資本;相當多的民族資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資本由地租轉化而來,有的繼續從事封建剝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關系相當密切。
(3)民族資產階級的這種兩重性,決定了他們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夠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可以成為革命的一種力量;但在某一特定時期,又有跟在買辦大資產階級后面,作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險。因此,民族資產階級只能是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軍,對他們要采取極為慎重的政策。
5.試述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與聯系。
中國半殖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1)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已經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五四運動為分界線,舊民主主義已經讓位于新民主主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雖然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任務都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和對內推翻封建地主的階級壓迫,但兩者之間有著原則區別。
①是革命領導權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工人階段只是追隨資產階級參加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則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
②是時代條件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屬于舊的世界資產階級革命范疇;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范疇。
③是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以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為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
④是革命目標與革命前途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新民主主義革命則要在中國建立以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然后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只有認清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與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
6.試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及黨在這一問題上的歷史教訓。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一般來說,這一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由于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中國民主革命已經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將由無產階級領導,其前途既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
(2)以五四運動為分界線,舊民主主義已經讓位于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雖然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兩者之間有著原則區別。一是革命領導權不同;二是時代條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因而,革命目標與革命前途也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新民主主義革命則要在中國建立以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然后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3)新民主主義革命也不同于社會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只有認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又認清兩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兩種革命的關系是"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4)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上,黨內曾經流行過兩種錯誤傾向:一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割裂兩個革命之間的銜接,只看到兩者的區別,沒有認識兩者的聯系,要在中間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二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混淆兩個革命的界限,主張將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搞所謂"無間斷"的革命,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這兩種錯誤都違背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在實踐中造成了巨大損失。
7.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
毛澤東在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提出過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后又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把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明確概括為:"沒收封建階段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1)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這一點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
①農民問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因為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土地制度極不合理,不到農村人口10%的地主、富農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農村人口總數90%以上的貧農、雇農、中農和其他勞動者只有20%~30%的土地。
②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剝削關系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是中國長期貧窮落后的根源。因此,消滅封建地主階級,實現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這就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
③土地制度的根本變革,消滅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獲得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翻身;這將解放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人民革命戰爭提供物質基礎;也使工農聯盟得以鞏固,推動農村人民政權的建設;并為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發展農業合作經濟,創造必要的前提。
(2)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
①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形成,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它同外國壟斷資本、本國地主經濟相結合,成為買辦、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代表著反動的生產關系,是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經濟基礎,不僅壓迫工人和農民,而且壓迫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嚴重地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官僚資本約占全國工業資本總額的2/3,占全國工礦、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產的80%,并壟斷全國的金融業。
③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的革命性質: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毀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另一方面解決大資產階級與官僚資本問題,又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④完成沒收官僚資本的革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沒收占壟斷地位的官僚資本,使新民主主義國家掌握了經濟命脈,使國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居于領導地位;其次,無產階級可以利用由官僚資本轉化而來的經濟力量,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再次,為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及相應的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基礎。
(3)保護民族工商業。民族工商業是民族資本家經營的那部分企業。中國共產黨在對待民族工商業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問題上,曾出過偏差,走過彎路。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實行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主要原因如下:①是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決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比較進步的生產關系。
②是由民族資本的特點決定的。民族資本占現代工業的10%,大多數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保護和發展它們,對支援革命戰爭、改善人民生活、發展國民經濟均有重要意義。
③是由民族資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表現決定的。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部分時間內,一定程度上參加了民主革命,是團結與爭取的對象。 ④是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的需要。團結民族資產階級,有利于團結全國的知識分子、愛國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因此,在新民主主義國家權力達到的地方,對于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本必須給予保護。需要強調的是,即使在革命勝利以后的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必須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發展。
相關推薦: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科目復習資料(1)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