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答:(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二者之間存在著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辯證統一關系。
(2)它們之間的區別表現在:具體科學以世界某一特殊領域的具體規律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因而其理論具有個別性和特殊性;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包括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在內的整個世界的最一般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因而其理論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們之間的聯系表現在: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沒有具體科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既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發展;另一方面,具體科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簡述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1. 物質與運動的概念
2. 物質與運動不可分的關系
二、簡述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答:(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即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與過程。
(2)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關系。這表現在: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開物質。因為物質是世界上一切運動的主體與客觀基礎,設想離開物質主體的運動必然主張以意識為主體的運動,最終陷入唯心主義。如黑格爾“絕對觀念”的運動。另一方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離不開運動。因為運動是世界上一切物質的存在形式與根本屬性,設想離開運動的物質必然主張靜止是物質的本質屬性,最終陷入形而上學。如歐洲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與運動不可分,實質上是承認了運動的絕對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否認靜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絕對運動中存在著某種相對靜止的狀態,但相對靜止不是物質的本質屬性,而是絕對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簡述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1. 運動與靜止的概念
2. 二者對立統一的關系
三、簡述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答:(1)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與過程。靜止主要是指物質運動的三種特殊狀態:其一是相對于特定的參照系而言,事物沒有發生機械運動。其二是相對于質變而言,事物仍處在量變階段。其三是相對于某種具體的物質運動形式而言,事物沒有發生那種形式的運動而處于其他形式的運動之中。
(2)運動與靜止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對立表現在: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二者相互區別,不可混淆。所謂運動是絕對的是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永恒運動的,是無條件的。所謂靜止是相對的是說,靜止是運動在特定條件下的特殊狀態,是有條件的。另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統一表現在: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即所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3)在運動與靜止關系上有兩種形而上學的錯誤:一種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否認運動,只講靜止,將靜止絕對化的形而上學不動論;一種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只講運動,否認靜止的形而上學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1.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概念
2. 同一性與斗爭性的兩條關系
四、簡述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答:(1)在唯物辯證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和同一及其關系的哲學范疇,對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關系或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趨勢和性質。具體表現為:第一,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這是指矛盾雙方各自以對方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互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孤立地存在和發展。第二,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性。這是指矛盾雙方不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滲透的渠道和橋梁,相互轉化的趨勢和可能。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2)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第一,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統一表現在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關系。即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第二,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對立表現在二者之間是相對絕對、相互區別的關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斗爭性是絕對的。
矛盾規律是唯物辨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簡述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辨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 一個命題
2. 四條論據
五、簡述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辨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答:(1)在唯物辯證法的理論體系中,對立統一規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因為:第一,唯物辯證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聯系與發展,而對立統一規律揭示的是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永恒發展的根本動力,也就是說,所謂聯系實質上是矛盾與矛盾、矛盾這方面與矛盾那方面的聯系,所謂發展實質上是矛盾推動下的發展。第二,唯物辯證法是有著豐富內容的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而對立統一規律則是理解唯物辯證法全部理論的關鍵,唯物辯證法的其他規律與范疇都是對立統一規律在某二方面的展開。第三,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而是否承認矛盾則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第四,唯物辯證法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矛盾分析法則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
(2)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完整理論體系,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但不是唯物辯證法的總體。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我們要在掌握對立統一規律的基礎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理論體系。
實踐及其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1. 實踐的概念、作用
2. 4條論據
六、簡述實踐及其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答:(1)實踐是指人類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具有自覺能動性、客觀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等三個特點,表現為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系實踐和科學實驗等三種基本形式。
(2)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這表現在: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首先,實踐的需要決定認識的產生,也就是說,人們改造世界的需要產生了認識世界的需要。其次,實踐出真知,人類的一切認識,無論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歸根結底都是來自實踐的。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首先,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并提供解決新課題的新的經驗材料。其次,實踐的發展不斷給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實踐不斷推動人的認識能力的提高。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正確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改造世界。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1. 感性及理性認識的概念
2. 三條關系
七、簡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答:(1)感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對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和外部聯系的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兩個特點,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是認識發展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而得到的關于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和內在聯系的認識,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兩個特點,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是認識發展的高級階段。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對立主要表現在:它們是認識發展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內容、特點、形式上都有質的區別。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統一主要表現在:第一,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聯系的。一方面,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沒有感性認識的積累。理性認識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是認識論中的唯物論。另一方面。感性認識有待于深化、發展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不上升到理性認識,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這是認識論中的辯證法。第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滲透的。—方面,感性認識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認識中也滲透了感性因素。
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簡述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征+簡述勞動創造了人)
1. 勞動的概念
2. 勞動的作用(基礎——三條論據)
八、簡述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征?
答:(1)勞動是指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以及能量、信息變換過程,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
(2)勞動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其本質特征主要是:第一,勞動是有明確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覺活動。第二,勞動必須創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質手段,主要是勞動工具。第三,勞動的對象具有廣泛性,是以人類自身為主體改造整個世界并創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類勞動的尺度具有多維性,包括真理尺度、價值尺度和審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統一。
九、簡述勞動創造了人?
答:(1)勞動是指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以及能量、信息變換過程,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
(2)人是從猿進化而來的,但從猿到人的轉變不僅是一個生物進化過程,更是一個從自然界向人類社會飛躍的根本性質變。在這個質變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勞動改造自然的需要創造了生產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動物適應自然的活動變為人改造自然的勞動,也使猿的前肢變為了人的手。第二,勞動交流的需要產生了語言。語言的產生使人的意識具有了物質的外殼,從而使抽象思維和意識的交流成為可能,動物心理才變為人的意識。第三,勞動合作的需要產生了人的社會聯系,形成了人類社會。社會的形成不僅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標志著作為自然一部分的猿變為與自然相對立的人,猿之間的動物群體關系變為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簡述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1. 國家的本質(一句話……的工具)
2. 國體及政體的概念
3. 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十、簡述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答:(1)國體亦稱國家的類型,指的是國家的階級內容,即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中,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它聯合哪些階級去統治哪些階級。政體亦稱國家的形式,指的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統治階級采取何種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統治。
(2)國體是國家的階級內容,政體是階級統治的具體形式,所以國體與政體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為國體服務,使國體得以實現。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簡述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試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原理及其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指導意義)
1.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結構
2.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3條)
3.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5條)
十一、簡述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
答:(1)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精神現象的總和。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依賴性。這主要表現在:第一,社會意識的產生、變化與發展都根源于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第二,社會意識的內容,無論其具體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第三,社會意識中的階級屬性是對社會存在中階級關系的反映。
社會發展的規律( 簡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簡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1. 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A三個概念(生產力三要素/生產關系三要素/生產方式三要素)
B三層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矛盾)
2. 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A三個概念 B三層關系)
十二、簡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關系?
答:(1)在生產方式的矛盾統一體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間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表現在: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
(3)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在: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則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狀況則阻礙生產力發展。
(4)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及其矛盾運動。其中,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內容方面,是活潑易變的,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對穩定的,因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始終存在著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如此循環往復,推動著生產方式從低級向高級的不斷發展。
十三、簡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辨證關系?
答:(1)在社會形態的矛盾統一體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2)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表現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變革。
(3)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表現為積極地為經濟基礎服務,第一,從方式上看,上層建筑是通過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和領域的控制和調節來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第二,從內容上看,上層建筑一方面要保護和促進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另一方面要消滅和排斥異己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第三,從性質上看,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在整個社會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最終取決于其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如果上層建筑維護的是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先進的經濟基礎,則該上層建筑反作用的社會性質是進步的,如果上層建筑維護的是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落后的經濟基礎,則該上層建筑反作用的社會性質是反動的。
(4)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社會形態及其矛盾運動,表現為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如此循環往復,推動社會形態的不斷更新。
人的價值 ( 試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人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1.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概念
2.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十四、簡述人的價值?
答:(1)人的價值即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或意義。
(2)人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兩個方面: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滿足社會或他人物質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人的個人價值是指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社會對個人和自己對自己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系,簡單地說就是社會對個人的滿足程度的高低。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也就是貢獻與滿足的統一。
毛主席思想常識
(簡要說明毛主席思想科學概念的涵義/簡要說明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內容/簡要說明毛主席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試論正確認識毛主席思想的活的靈魂)
1. 3條含義
2. 6項內容
3. 3個活的靈魂
4. 4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需知道a.名稱b.時間c.代表作d.標志)
十五、簡要說明毛主席思想科學概念的涵義?
答:毛主席思想這一科學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涵義:第一,毛主席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第二,毛主席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第三,毛主席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十六、簡要說明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內容?
答:(1)毛主席思想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2)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內容有: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關于政策和策略;關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關于黨的建設等。
(3)毛主席思想活的靈魂包括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基本方面。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分兩步走?兩步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1. 三點路線內容
2. 2點革命性質
3. 2種錯誤傾向(左/右)
4. 3個革命對象(三座大山)
5. 3項革命任務
6. 4個革命動力(4大階級)
7. 一個革命領導(工人階級)
十七、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革命?
答:毛主席指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已經過時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我們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它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是因為:
第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在于領導階級的不同。五四運動以前,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導者是中國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這時中國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參加革命的。五四運動以后,中國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導者,已經不屬于中國的資產階級,而是屬于無產階級了。中國無產階級由于自己的成長和十月革命的影響,已經迅速地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歷史舞臺,隨后組建了自己的政黨,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者。
第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毛主席認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的勝利,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開始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期。在這樣的時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就已經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范疇。
第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前,中國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的指導思想均是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事實證明,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指導不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獲得勝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理論武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特點。
第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一般地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途應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幾次失掉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機遇,所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不走資本主義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會主義,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
十八、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分兩步走?兩步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毛主席根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上篇和下篇的關系。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在這二者的關系上,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即把中國革命進程中的兩個緊密聯系的階段割裂開來,只看到兩者的區別,沒看到兩者的聯系,要在兩個階段之間硬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二是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主張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企圖把兩種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并作一步走,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種觀點只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系,而忽視了兩者之間的區別。“二次革命”論和“畢其功于一役”的觀點,都違背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客觀規律,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前途,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學說。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簡要說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間的相互關系)
1. 三大法寶的含義
2. 統一戰線的2條必要性、4條可能性、4條歷史經驗
3. 武裝斗爭的3條必要性、4條人民軍隊建設思想
4. 黨的建設的1個形成、3條思想建設、5條執政黨建設
5. 三大法寶之間的2層關系
十九、簡要說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間的相互關系?
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即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與武裝斗爭的開展密切聯系的,沒有武裝斗爭就沒有黨的一切,沒有共產黨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軍隊,就不可能取得武裝斗爭的勝利。
(2)黨的建設是在同資產階級的復雜關系中進行的,而統一戰線問題主要也是同中國資產階級的關系問題。在統一戰線中正確地處理了同資產階級既聯合又斗爭的關系,黨就發展和壯大,否則,則相反。
(3)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必須以武裝斗爭為支柱,才能鞏固和發展。
(4)只有把黨建設好,使黨的思想、政治路線正確,組織堅強有力,黨才能正確地領導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
因此,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確地理解這三者及其關系就正確地理解了中國革命。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
1. 紅色政權存在、發展的5個條件
(1) 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這個基本國情,成為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原因
(2) 良好的群眾基礎
(3) 向前發展的革命形勢
(4) 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
(5) 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2. 工農武裝割據的3條內容
毛主席“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基地的三者密切結合。
3.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3條必然性
(1) 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無議會可以利用,沒有組織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只能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2) 中國是一個經濟落后的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的80%以上,這就決定了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斗爭,“工農武裝割據”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的最高形式。
(3)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多次奮斗的結局也證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動統治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地區,正是初選“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陣地和奪取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的出發點。
4. 道路理論的4條意義
(1) 農村包圍城、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國革命能夠成功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的理論,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沖破教務、條主義的束縛,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3)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的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做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上,開辟了革命道路多元化的進程,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具體的實踐相結合,走符合本國實際的道路。
相關推薦:
美好明天 在線課程 |
科目 | 主講 老師 |
直播 試聽課 |
教材 精講班 教材精講班 15課時
(1)對教材中所有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 (2)根據近年考試規律對知識點進行重要程度標注(必考/常考/可考或1星/2星/3星等,不同科目略有差異) (3)核心知識點配備模擬題和歷年真題進行實戰練習 |
重要考點 密訓班 重要考點密訓班 5課時
(1)總結、提煉重要、核心必考考點,剔除非重要考點 (2)配套密訓試題,將考點變考分 |
VIP密訓 密卷班 教學時長:3課時
(1)逐題精講3套核心試卷,列出涉及考點,學會利用知識點答題 預測考試重點方向,鞏固答題技巧 強化解題思維 構建成套解題思維 (2)歷年真題題庫:逐題配備文字、視頻解析,了解最新命題趨勢,實戰訓練鞏固知識點 |
考前5頁 A4紙 考前5頁A4紙密押:核心必考點精華集合,
5星重要,是老師們嘔心瀝血總結出來的, 全部背會,確定再次提分,你懂得! |
報名 |
---|---|---|---|---|---|---|---|---|
![]() |
![]() |
![]() |
![]() |
|||||
課程安排 | 15課時/科 | 5課時/科 | 3套卷/科 | 5頁紙/科 | ||||
專升本 | 政治 | 大雄 | 報名 | |||||
英語(專升本) | Oriana | 報名 | ||||||
高等數學(一) | 開耕 | 報名 | ||||||
高等數學(二) | 開耕 | 報名 | ||||||
民法 | 肖瀟 | 報名 | ||||||
大學語文 | 小元 | 報名 | ||||||
教育理論 | 五月 | 報名 | ||||||
醫學綜合 | 夢茹,鴻儒 | 報名 | ||||||
藝術概論 | 猗猗 | 報名 | ||||||
高起點專本 | 語文 | 小元 | 報名 | |||||
英語(高起點) | Oriana | 報名 | ||||||
數學(理) | 開耕 | 報名 | ||||||
數學(文) | 開耕 | 報名 |
在線課程 |
AI私塾班
56%學員選擇 |
簽約保障班
38%學員選擇 |
基礎提升班
6%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零基礎/多次考試未通過 ②需要全面系統學習 ③自學能力不足/喜歡陪伴式學習(需要全程督學/希望名師領學的學員) ④希望一次順利錄取 |
①首次報考/往年裸考 ②備考時間緊張/答題無思路 ③需要快速提分和高效掌握考試重難點的學員 ④實務較弱,需要提升做題能力 |
①自學能力強 ②能根據老師講課內容自主總結考試重點 |
---|
在線課程 |
AI私塾班
56%學員選擇 |
簽約保障班
38%學員選擇 |
基礎提升班
6%學員選擇 |
||
適合學員 | ①零基礎/多次考試未通過 ②需要全面系統學習 ③自學能力不足/喜歡陪伴式學習(需要全程督學/希望名師領學的學員) ④希望一次順利錄取 |
①首次報考/往年裸考 ②備考時間緊張/答題無思路 ③需要快速提分和高效掌握考試重難點的學員 ④實務較弱,需要提升做題能力 |
①自學能力強 ②能根據老師講課內容自主總結考試重點 |
||
---|---|---|---|---|---|
VIP三位一體課程體系 | 學 | 教材精講班 | |||
重要考點密訓班 | |||||
練 | VIP密訓密卷班 | ||||
背 | 考前5頁A4紙 | ||||
VIP旗艦服務 | 人工助學服務 | 班主任微信1對1 | |||
授課老師微信1對1 | |||||
節點嚴控 | 考試倒計時提醒 | ||||
VIP直播日歷 | |||||
上課提醒 | |||||
便捷系統 | 課程視頻、音頻、講義下載 | ||||
手機、平板、電腦多平臺聽課 | |||||
無限次離線回放 | |||||
VIP配套資料 | 電子資料 | 課程講義 | |||
3年真題集錦 | |||||
考前5頁紙 | |||||
VIP配套保障 | 1年有效期! 有效期結束,未達到錄取線申請退費或終身免費學! |
1年有效期! 有效期結束,考試不過科目免費重學1年! |
1年有效期! | ||
套餐價格 | 全科:¥3980 | 全科:¥2680 單科:¥980 |
全科:¥1680全科 單科:¥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