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領導人峰會在這里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
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近年來中國主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峰會,除了G20成員,還有8個嘉賓國領導人以及7個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人們希望中國智慧能為長期疲軟的世界經濟準確把脈,找到病根,開出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良方。
中國一直是G20積極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今年肩負起G20峰會主席國的重任,躍變為全方位的協調者和強有力的主導者。本屆峰會尚未開幕,習近平主席就和奧巴馬總統先后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了中國和美國關于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不僅提前向峰會送上一份“大禮”,也為會議定下了以建設性伙伴關系處理各項議題的基調。
在中國的精心組織和與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峰會取得了豐碩成果;發表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達成許多重要共識;聚焦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方式,制定并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二十國集團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2016年二十國集團創新行動計劃》、《二十國集團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等28份成果文件,明確了世界經濟的前進方向和具體行動計劃,以期為世界經濟開辟新道路、拓展新疆界;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第一次集體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在二十國集團歷史上具有重要開創性意義;強調二十國集團成員雖然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經濟增長的愿望相同,應對危機挑戰的利益相同,各方應該“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堅定前行、共抵彼岸”。習近平主席特地用“橋”來比喻二十國集團,稱其為“友誼之橋”、“合作之橋”和“未來之橋”。
中國在本次峰會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得到與會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的高度認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高度贊賞杭州峰會,稱中國作為G20輪值主席國,作出了杰出貢獻;尤其是推動峰會在“說易行難”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上制定行動計劃,更是歷史性的貢獻,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領導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9月5日、9月6日)
(1)結合當前國際環境,分析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主題的現實意義。(6分)
【答案】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正處于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的動能面臨消退,新一輪增長動能尚在孕育。現在,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多邊貿易體制發展面臨瓶頸,區域貿易安排叢生,導致規則碎片化。地緣政治因素錯綜復雜,政治安全沖突和動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地區熱點和全球性挑戰,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第一,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第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
第三,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
第四,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解析】結合當前國際環境,分析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主題的現實意義。本題考察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當今的國際背景。因為杭州峰會主要是討論的全球經濟治理問題,所以這里要著重展開描述當今的國際經濟背景,那就是經濟全球化,以及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第二部分主要考查杭州峰會的主題,這次會議的主題也是中國針對世界經濟發展問題所提出的“藥方”,需要我們結合具體的主題和國際背景展開,我們為什么需要構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2)習近平主席用“橋”比喻二十國集團,體現出中國怎樣的外交理念與世界情懷?(4分)
【答案】習近平用“友誼之橋”“合作之橋”“未來之橋”比喻G20,表達的是中國與世界同命運、共患難、謀共贏的至誠。中國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并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12字精神”,其中突出了“共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體現我們為了更緊密的伙伴關系而來,要秉持共贏理念,不斷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凝聚合力。我們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而來,要引領世界前進步伐,帶動全球發展潮流,為實現人類共同繁榮和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解析】本問主要結合習近平同志“橋”的比喻考查我們的對外政策,橋起到溝通和聯接作用,習近平主席特地用“橋”來比喻二十國集團,稱其為“友誼之橋”、“合作之橋”和“未來之橋”。這里體現了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的對外開放是互利共贏、合作共贏、和平發展。
相關推薦:
2017年考研答案 ※ 2017年考研真題 ※ 考研題庫估分【手機題庫下載】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