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真題答案下載 ※ 萬題庫估分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三、材料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人類在大面積地馴化種植農作物以獲取食物的過程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同病蟲害的斗爭。在上世紀40年代,為遏止莊稼發(fā)生病蟲害,人類發(fā)明了化學農藥。然而,化學農藥在迅速殺死害蟲、有效保護農作物的同時,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的危害也很快顯現出來。于是,科學家們開始在生物防治領域尋找新的突破。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某種生物來控制有害生物。這種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大大減輕了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的危害,提升了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
生物防治的方法,其實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則。例如,水花生原產于南美洲,這種看起來很尋常的植物,生命力極其頑強,一顆植物一年就可以發(fā)展成一大片,如不及時清除,農作物很可能會絕收。水花生不僅侵占農田、林地,還侵染塘堰及溝渠,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積,造成局部水域的水體交換受阻、水質惡化、水體缺氧、魚蟹大面積死亡。在公共綠地和居民區(qū)生長蔓延,還會傳播多種寄生蟲。為了防止水花生泛濫,農業(yè)技術人員最初分別嘗試了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如采取人工打撈、機械粉碎等手段。但物理防治手段成本高,而且加劇水花生蔓延;化學防治則會將其他水生植物一并殺死,還會帶來農藥次生污染。通過實地調研,農業(yè)技術人員最終確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進水花生葉甲。葉甲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具有專食性,只吃水花生,不會對一般農作物造成禍害。再如,大棚菜容易產生一種暗紅色的葉螨,科學家就找到了一種葉螨的天生“死對頭”捕食螨,巧妙地化解了這個難題。生物防治幫助人們跳出了防治病蟲害必須用化學農藥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應用生物防治技術的農作物面積達4億至5億畝次,“十三五”期間,還力爭將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率提高至40%以上。生物防治技術成為農業(yè)病蟲害治理的又一項創(chuàng)新之舉。跳出傳統(tǒng)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生物防治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8年5月18日、2019年1月22日)
(1)【題干】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則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原理。
【答案】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則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
矛盾反映了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發(fā)展過程始終,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是如此。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斗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lián)結、相互制約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因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與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相結合,構成事物的矛盾運動,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運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原理指導實踐,還要正確把握和諧對事物的作用。它還說明和諧作為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但和諧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絕對同一。和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只有在矛盾雙方處于平衡、協(xié)調、合作的情況下,事物才展現出和諧狀態(tài)。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都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的。
(2)【題干】為什么說“跳出傳統(tǒng)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之路會越走越寬”。
【答案】創(chuàng)新就是破除與客觀事物進程不相符合的舊觀念、舊理論、舊模式、舊做法,在繼承歷史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發(fā)現和運用事物的新聯(lián)系、心歸來,更有效地進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人類發(fā)展進步的歷史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歷史。
“跳出傳統(tǒng)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之路會越走越寬”就是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相互促進、發(fā)展的過程。第一,實踐創(chuàng)新為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第二,理論創(chuàng)新為實踐創(chuàng)新提供科學的行動指南。第三,我們要努力實現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良性互動。所謂良性互動是指兩者之間存在良好的、積極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或者說二者之間形成相互激發(fā)、共同促進的因果關系,而這種良性互動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相關推薦:
2020年考研真題pdf下載 ※ 2020年考研答案pdf下載
2020考研答案 ※ 2020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
2020考研政治答案 ※ 2020考研英語答案 ※ 2020考研數學答案
2020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 ※ 考研復試分數線 ※ 考研調劑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