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老師分析,2022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大綱雖然有變化,有新增考點和部分調整考點,但變化的內容大部分在原有講義有呈現,并在授課時進行了詳細講解,備考學子可放心。
較2021年而言,具體變化表現在:
1. 宏觀層面
第一章“教育學概述”中“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新增“生理學基礎”;第二章“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中“教育的概念”新增了“關于教育的陳述類型”,具體包括“教育隱喻”和“教育口號”;“教育的發展”新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與改革”;第四章“教育與社會發展”中“關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將“教育萬能論與教育獨立論”合并表述;“教育的社會制約性”新增“媒介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教育的社會功能”新增“教育的生態功能”;“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新增了“學習化社會與教育變革”。
2. 中觀層面
第五章“教育目的”調整“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在原有的“時代與社會發展需要和個體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納入;“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部分,原有的“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調整為“全面發展教育與立德樹人”并將“全面發展教育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具體表述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諸育之間的關系”;“培養目標”調整了部分表述,新增“培養目標的演變”,并將我國學校各階段的培養目標細化,細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大學的培養目標”;第六章“教育制度”中“教育制度概述”新增“教育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3. 微觀層面
第七章“課程”中“課程類型”新增“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課程目標”部分,新增“我國中小學課程目標及其演變”;“課程實施”部分,新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與課程”;第八章“教學”的“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新增“逆向設計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模式、項目探究教學模式、STEM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中新增“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教學設計”新增“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新增“混合教學”;“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將“實習作業法”調整為“實習法”,并在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增加“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模擬法”;“教學評價”中“學業成就評價”新增了“紙筆測驗、表現性評價和檔案袋評價”;第十章“德育”的“德育方法”新增“獎賞與懲罰”;“德育途徑”新增“全方位德育與間接的道德教育”,并在“教學育人、指導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基礎上增加“協同育人”;第十一章“教師與學生”中“學生”新增“學生發展及年齡特征”并具體表述為“幼兒、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發展特征;學業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生涯發展”;“學生群體與學生組織”中將“少年兒童組織”調整為“青年及少年兒童組織及其建設”。
以上內容雖然有所調整,但是許多內容在中公《教育學原理知識精講教程》中有所涉及,并在授課時重點講解,例如教育隱喻、教育口號;教育的生態功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紙筆測驗、表現性評價和檔案袋評價;獎賞與懲罰等。不難發現,新增部分主要集中在“教學”章節,在講解時也多次強調該章節的重要性,所以各位同學無需過度擔憂,后續新增內容會在第一時間補充,大家按部就班復習即可。
但是,大綱僅僅是給出考試的范圍,具體要考什么?怎么考?我們尚不可知。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年考試的規律去把握今年考試的規律。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那么結合2022年最新大綱,我們應該怎么把握和準備教育學原理呢?
從試卷分值來看,教育學原理占據33%的分值比例,近乎1/3的比重,需要考生尤為注意。作為教育學考研的支柱學科,今天我們結合大綱給同學們提出復習指導。
總體來講,教育學原理分為三大層面,見下表:
表一:學科結構
層面 | 章節 | 重要性 |
宏觀 | 第一章、第二章:教育與教育學 第三章、第四章:教育系統的兩大規律 |
兩大規律為重中之重 |
中觀 | 第五章:教育目的 第六章:教育制度 |
教育目的相關知識的掌握 |
微觀 | 第七章:課程 第九章:教學 第十章:德育 第十一章:教師與學生 |
高頻考點的密集地、考查學生結合教育理論分析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 |
面對這三大層面,具體復習指導如下:
1. 宏觀層面
這一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教育與教育學,內容比較簡單,歷年311統考中考頻在逐漸增加,主要以單選題為主,建議在復習中以理解為主,對于一些教育學家結合中、外教育史復習效果更好;二是教育系統中的兩大規律,歷年311統考中多以選擇題和論述題的形式來考查,建議在復習中結合實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點的記憶。
2. 中觀層面
這一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教育目的,內容較難理解,考查形式多樣,主要有單選、簡答、論述,尤其是教育目的的理論是歷年高頻考點,建議復習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綜合運用,抽取關鍵詞進行記憶;二是教育制度,歷年311統考中多以選擇題為主,建議在復習中以理解為主。
3. 微觀層面
這一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德育論、課程論、教學論被稱為教育學原理的三大理論支柱,是考試的重中之重,歷年311統考中以單選、簡答、論述和材料多種形式來考查,對考生理解、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建議復習中首先建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框架、其次對知識點進行理解,最后學會在分析教育實踐問題的基礎上,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并進行綜合運用。
近年來,教育學原理考查的知識點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側重與國際教育思潮的接軌,如國外課程教學的改革;
第二,側重國內教育政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
第三,時代性更為突出,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基于以上幾點,建議同學們在備考中多關注當下的教育政策,拓展視角,多觀看國外的教學改革。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