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創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陽輕工業學院,1970年遷至大連,更名為大連輕工業學院。學校原隸屬于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人民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通過實施學科帶動戰略,質量優先戰略,人才聚集戰略,結構優化戰略,外向促進戰略和制度創新戰略,遵循“學科為本、質量為上、創新為先、特色為重”的辦學理念,實現了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協調發展,形成了以工為主,以輕工、食品、紡織、藝術設計為特色,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等五大學科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格局,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唯一培養現代消費產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藝術設計人才及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064畝,校舍建筑面積45.2萬平方米。專任教師71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118人,副高級職稱教師301人,碩士生導師171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為特聘教授。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3%。設有34個本科專業;28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8904人,研究生790人。
學校先后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3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0項,其中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14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和優秀課程;學校青年教師曾獲第四屆“CCTV”服裝設計暨模特電視大賽唯一金獎和全國服裝設計大賽銀獎。
學校生源質量穩中有升。從2004年起,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在遼寧省被列為第一批次錄取專業。
學校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2002年以來,學生科技文化活動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416項,其中國際級獎勵62項,國家級獎勵263項,省級獎勵91項。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連續三年獲獎。多次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機械設計競賽的國家級和省級賽事并獲得金獎和一等獎等獎勵。生物工程043班獲2005年“全國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041班學生劉芳兵被評為遼寧省十佳大學生。
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2003年獲得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優秀單位稱號,2004年獲得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單位,2005年獲得就業工作突出貢獻獎。
2005年12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專家組對學校進行了考察評估,專家組的考察意見為:學校定位準確、辦學思路清晰、辦學特色鮮明、內容豐富。評估結果為優秀,成為遼寧省40所本科院校中繼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之后,率先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也是原輕工業部7所直屬本科院校中首先獲得優秀成績的學校。學校兩次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教學評估經驗工作會上介紹經驗,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學校采取一系列加強學科建設的舉措,凝練學科方向,凝聚學術隊伍。現有的28個碩士點,分布在工學、文學、理學、管理學四個門類12個一級學科中;另外,在6個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發酵工程、紡織工程、制漿造紙工程三個學科為遼寧省重點學科;發酵工程實驗室、制漿造紙工程實驗室被確定為遼寧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學校以這些學科為依托,構建了7個學科群,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學科體系。依托食品學科建有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2002~2004年教育部對全國高校80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在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排名第6,躋身于全國同類學科排名的前列。
學校通過實施人才工程和創新團隊建設,引進與培養并舉,引進的博士半數以上來自海外知名院校,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他們中有1名教授成為05年增補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有5名教授被其它高校正式聘為博士生導師,22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遼寧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及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2001年以來,學校先后承擔 “973”、 “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6項,省級科技項目153項。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29項,其中作為獨立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2002~2004年連續三年獲得遼寧省政府科技獎勵一等獎。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168篇,申請國際、國內專利88項。2005年度科研總經費為4170萬元。
2003年,金鳳燮教授主持的“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參稀有皂苷”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5年,朱蓓薇教授主持的“海參自溶酶技術及其應用”再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項目的應用成果之一 ———“非得”海參肽膠囊已經成為大連市的名牌產品。
學校順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潮流,開放辦學,與美、英、法、俄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進行交流與合作。目前,學校有法國埃比塔克科技大學第一期攻讀碩士學位留學生50人,第二期學員于2006年11月份入校。學校聘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科特•伍斯里奇博士、法國高級服裝協會主席雅克•穆克里埃等數十位國際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促進優勢學科與國際水平接軌。
面對當前高等教育發展大趨勢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難得機遇,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注重優化結構,適度控制規模,到“十一五”末期,實現在校生總數21000人,其中研究生1200人,留學生200人,普通本科生13000人。通過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力爭使學校總體水平達到國內同類院校的中上水平。到2020年將學校建成國內知名并有一定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08年我校28個學科、專業,擬招收國家計劃內、定向、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碩士研究生350名(最終招生人數以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
一、培養目標
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是為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后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在復試時需交與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進修成績原件);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生;
3.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三、網上報名:2008年碩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
1.網上報名日期:大約在2007年10月(以教育部通知為準)
2.考生自行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域名為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域名為:http://yz.chsi.cn)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報考點以及我校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將造成不能考試或復試的后果由本人承擔。
3.同等學力的報考人員,報考專業應與所學專業及目前從事專業相同或相近;復試時要加試至少兩門所報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在取得復試資格后通知。
4.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薦免試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統考,否則將取消推薦免試生資格,列為統考生。
5.所有考生(含推薦免試生)均須到報考點進行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并繳費和照相。
(1)報考點現場確認時間:大約在11月中旬。
(2)現場確認地點: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公告指定的報考點確認;
(3)確認程序:考生持本人身份證(應屆畢業生加學生證)、現役軍人及軍隊文職干部證件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查驗;考生確認本人網報信息;
四、考生資格審查
考生網上報考后,研究生學院將對考生信息進行審查,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發放準考證。復試時對考生學歷證書等報名材料及考生資格進行再次審查,對弄虛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規定者,不予復試。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薦免試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五、考試
(一)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二)初試日期:2008年1月中旬(以教育部通知為準)。
(三)初試科目:
統考科目為政治理論(滿分為100分);外國語(滿分為100分);
統考數學或業務課一(滿分為150分);
業務課二(滿分為150分)。
以上各科的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考試方式均為筆試。藝術類的第四門專業課考試時間及方式見準考證。
(四)考試大綱及命題:全國統考初試的政治理論,非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英語、俄語、日語和部分專業的基礎課,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大綱由教育部制訂;其他科目由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命題。
(五)初試地點: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考場應試;
六、復試:
1.復試時間、地點、科目、方式、辦法和程序見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的院校信息公告。復試一般在5月上旬前結束。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2.對以同等學力資格(以報名時為準)報考的考生,一律加試。并對考生進行全面、嚴格復試。復試時,要進行本科主干課程和實驗技能的考查,其中筆試科目不少于兩門,每門考試時間為3小時。
調劑復試的要求均以初試結束后教育部發出的2008年錄取工作通知的規定為準。
七、體格檢查:考生復試時應到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含二級甲等)醫院進行體格檢查。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八、錄取: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錄取名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錄取類別:
1.計劃內非定向:培養費由國家負擔,畢業后在國家的就業政策指導下“雙向選擇”就業;
2.計劃內定向:培養費由國家負擔,畢業后回定向單位工作;
3.計劃外委托培養:培養費由委托單位負擔,畢業后回委托單位工作;
4.計劃外自籌經費:培養費由本人負擔,畢業后按我校有關規定擇業。
招收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及自籌經費碩士生均實行合同制。招生單位、用人單位、擬錄取為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及自籌經費碩士生的考生之間,必須在考生錄取前,分別簽定合同。
被錄取的新生經本人申請和招生單位同意,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參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
九、學習年限:2.5~3年。
十、畢業生就業
定向或委托培養碩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單位。
非定向和自籌經費碩士生畢業時采取畢業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學校及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畢業生調配部門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十一、其它
考生報名時不再出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材料。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聯系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輕工苑一號 郵政編碼:116034
聯系部門:大連工業大學研究生學院招生辦 E-mail:yzb@dlpu.edu.cn
聯系電話:(0411)86323616 傳真:(0411)86323616 聯系人:韓老師、黃老師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