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2010考研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研 論壇
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研究生招生目錄及書目(點擊查看)
研究生教育簡介
重慶理工大學始建于1940年,歷經近70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構架,是重慶市確立的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學校占地1945畝,下設17個學院和教學機構,擁有1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商管理碩士(MBA)等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2個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機械、儀器、材料類)、32個校級研究機構和130余個校外實習基地,F有在校研究生600余人。現擁有固定資產17.8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2億元,F有各類館藏資料186萬冊,并已建立和開通寬帶校園網。
學校名師薈萃,綜合實力雄厚,F有教授、副教授45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625人,國家級、省部級學術人才110余人次。另聘有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近90名兼職教授。目前學校的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中擁有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計劃”人選2名、首批重慶市學科帶頭人和后備學科帶頭人30余名、重慶市學科評議組成員10余名。導師隊伍中的正高級職稱比例高達60%以上。
學校歷來重視科學研究,自2003年以來累計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00余項,科研總經費2.8億元,年均科研項目經費超過4600萬元。近五年來,教師公開發表各類學術論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工具收錄8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180余部;獲得授權或公開專利199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同時,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2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獎勵76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23項。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統計表明,近五年我校在全國高校授權專利排名中一直名列前100強。目前已被學校聘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的老師都有充裕的科研經費,能夠保證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近幾年來,我校研究生在“挑戰杯”、“開拓杯”、“科慧杯”等各類課外科技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學校還舉辦了“弘毅講壇”和“研究生學術論壇”等活動,邀請了來自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陶氏化學公司等單位的名師大家來校講學。學校還與重慶的相關區縣共建研究生創新創業基地,同時西南兵工等知名企業也在我校設立了研究生獎學金,為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積極鼓勵研究生進行科技創新。
學校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經過多年的建設,學校的研究生教育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2007年10月被評為“重慶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近三年來研究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位居重慶市普通高校前列;考博率在10%以上,位居重慶市普通高校第一。
目前,全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抓住國家推動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發展規劃向創建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
2010年我校共有16個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詳見《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其中,車輛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材料加工工程、會計學、勞動經濟學等5個學科為重慶市“十一五”期間重點學科。
一、招生規模
2010年我校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400名(含國家計劃和委托培養、自籌經費招生數)。目錄中本單位招生規模和各專業招生人數僅供參考,以國家下達的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為準。本單位將保留根據國家下達的規模以及各專業上線生源情況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力。
二、報考條件(目錄中本單位對報考條件的要求僅供參考,以國家當年研究生招生文件的要求為準)
(一)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考生年齡不限。
2、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或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后兩年或兩年以上(2008年9月以前獲得大專畢業學歷)人員,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報考。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報考。
5、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研究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研究生。
6、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7、在校研究生報考需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招生簡章及考研大綱預測專題·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