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概況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和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以工科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的辦學淵源可追溯到1902年晚清名臣張之洞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2年5月,江蘇省委、省政府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等9所從三江師范學堂發展而來的高校隆重舉行辦學百年慶典,并贈鼎紀念。
學校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江南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占地面積3045畝。 學校現有教職工4700余人,其中教授320余人,特聘兩院院士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席科學家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60余人。全日制在校學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擁有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0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4個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10個江蘇省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擁有2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MBA、臨床醫學碩士、會計碩士、農業推廣碩士、資產評估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學校科研實力較強。 近5年來,科研經費總量達9.3億元,其中縱向經費2.7億元;獲得一批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863”重點項目等高層次項目,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0項、國家社科基金11項;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5項;獲部、省級科研成果獎130余項;三大檢索收錄論文3000余篇;專利申請與授權總數分別為1120余件和420余件。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工科優勢明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形成了“秉承為農服務辦學傳統,堅持走工科院校為農服務道路”的鮮明特色,構建了工科、生命醫藥、理學、經管、人文五大學科板塊,形成了重點突出、交叉滲透、板塊聯動、優勢互補的綜合性大學學科格局。
學校秉承“博學、求是、明德”校訓,牢固確立學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位,始終堅持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構筑人才培養新高地;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推行科技體制改革,走產學研聯合培養道路,為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提供強力支撐;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與三十多個國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關系,并與多所國外高校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做到研究生培養國際化;加大設備投入,加強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積極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好評,《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曾作專門報道,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1篇。“構建復合載體、強化工程能力、培養創新型工學研究生”項目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學校研究生處被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展望未來,江蘇大學全體師生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秉承“博學、求是、明德”校訓,緊緊圍繞“提升內涵,強化特色”發展主題,堅持教學質量、拔尖人才、強勢學科、自主創新“四個優先”的辦學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把學校建成工科特色更加鮮明,若干學科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一、培養目標
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生,是為了培養擁護中國******************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愛國守法,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招生人數
2011年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850名(含計劃內非定向和定向培養、計劃外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其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450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00名。錄取時,各學科、專業錄取人數將根據國家下達規模數和生源情況作相應調整。
三、報考條件
(一) 參加全國統考的報考條件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含網絡教育、自學考試等在校生。入學報到時必須出示本科畢業證書,否則取消入學資格);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類別碩士生;在校研究生報考需征得所在學校同意并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類別碩士生;
(4)同等學力人員,包括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含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11年9月1日),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同等學力人員須符合相關專業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
(5)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二)報考我校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第1、2項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取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5年或5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3.報考類別為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
(三)報名參加經教育部批準我校自行組織的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第1、2項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或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已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的在職人員。有以下兩種情況或類似情況的考生不能參加我校的單獨考試:(1)人事檔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街道辦事處的;(2)工作單位與檔案所在單位不一致的。
3.報考類別為委托培養。
(四)接收推薦免試生:
1.除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碩士,其它學術型專業和各專業學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2.推薦免試生一般應是全國重點高校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并獲得所在學校的推薦免試資格,手續完備,材料齊全。
3.推薦免試生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良好,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優秀,具備作為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潛能和素質。
4.對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如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并通過我校組織的推薦免試生復試,均錄取為公費。
5.歡迎來自國內重點大學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于2011年8月起訪問我校研究生處網站(http://yjsb.ujs.edu.cn),查閱我校接收外校推薦免試生的相關說明。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