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簡介
湖北工業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的一所以工學為主,文、理、經、管并舉、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地方多科性大學。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14486人,在讀研究生2552人。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本科教育辦學歷程已逾30年。198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將湖北輕工業學院和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湖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從“七五”計劃開始,省委、省政府將我校作為省屬重點建設單位予以投資建設,被定位為“在湖北省高教體系中起龍頭示范作用的、水平較高的骨干大學”。
多年來,學校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按照“發揮輕工優勢,服務地方經濟,培養應用人才,辦出鮮明特色”的辦學方針,把握發展機遇,注重內涵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6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設置有47個本科專業,其中有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擁有2個湖北省優勢學科、3個湖北省特色學科和12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8個“湖北省屬高校科學研究優勢與特色領域”學科。
學校設有13個院(部)級教學單位和3個專門科研機構,現有專任教師1100多人,其中教授150多人、博士生及碩士生導師近500人。教師中有3余人分別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湖北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有 100多人次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還有近30人分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級以上勞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學校從海外知名大學延攬了一批中青年學術精英,從國內外著名高校聘請了100多名有影響的學者擔任兼職教授,組建10多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學校主動適應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試點單位,始終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合格+特長”的素質發展模式,構建了“大類平臺+專業模塊”的課程結構體系,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十余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省屬高校前列。畢業生“適用、實干”、“留得住、上手快、有后勁”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2001年以來,本科生錄取分數線一直位居省內同批次錄取高校榜首。
學校是最早從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省屬院校之一。長達23年的研究生教育歷程,使學校的研究生創新教育在培養模式、培養方法以及課程體系改革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辦學規模和質量位居省屬高校前列。學校 “開放式大跨度輕工清潔生產研究生創新中心”,是全國唯一被教育部授予“研究生創新中心”名稱的省屬高校。學校現有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擁有11個學科領域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5個學科領域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起先后參與了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
學校十分重視科學研究的先導作用,持續不斷地加大科研投入,形成了以輕工為特色的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高新技術成果推廣應用三者相互支撐、緊密結合的科研工作格局。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發明獎9項。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430部(其中9部教材入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發表學術論文6100余篇(其中以第一單位被SCI等三大檢索機構收錄近563篇)。學校承辦有《中國機械工程》(國家中文核心期刊)等5種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其中《中國機械工程》連續3次獲國家期刊獎,連續7次獲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連續3屆獲湖北十大名刊獎,列中文核心期刊機械儀表類第一。學校擁有中國機電行業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發酵工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現代制造質量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汽車結構振動與噪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所等40余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基地。
學校占地面積1675畝,校舍建筑面積84萬平方米,擁有較完善的教學、體育和后勤服務設施,建有門類齊全的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6億元。學校圖書館是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級圖書館,擁有現代網絡環境下的高速信息平臺,建成了“萬兆骨干、千兆桌面”的數字校園網絡,依托校園網的網絡管理系統和應用服務系統功能齊全。
學校多次獲得各級各類表彰,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美譽高校”、 “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等諸多榮譽稱號。
報 考 須 知
◆ 招生說明
1、我校考點是湖北省考試院指定的武漢地區社會報考點,可接受武漢市及周邊地區報考省外招生單位的考生報名,同時接受武漢地區未設報考點招生單位的考生報名。歡迎符合條件的考生在我校報考點報考!
2、2011年我校計劃招收攻讀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560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50名,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規模數為準。所有專業均招收非定向、定向、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培養碩士研究生。各學院的招生人數為預計數,供參考,錄取時我校將根據線上生源情況、考試成績和社會需求,適當調整各專業間的招生計劃。
3、我校各碩士點(含專業學位)均接收2~4名具有推免資格學校的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
4、定向生、委培生在錄取之前,應與定向或委托培養單位、用人單位聯合簽訂定向或委培合同書,在讀期間不轉人事檔案、工資關系,其培養費工資、福利等均由定向或委培單位負擔。報考定向、委培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取。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