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航天服工程 該方向主要研究載人航天活動中,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和工效的個體生命保障系統(裝備)的理論和技術,包含航天員艙內個人救生裝備和艙外航天服系統。該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航天服系統總體設計與分析、材料設計與制造技術、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噪聲防護與通訊技術、熱控技術、壓力防護技術、測控與顯示技術和試驗與測試技術等。
8. 航天員選拔與訓練學 該方向是研究探索如何為載人航天飛行提供合格的航天員和飛行乘組的一門綜合性應用交叉學科,涉及教育學、運籌學、系統工程、醫學、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管理學、文化等多個方面,主要針對載人航天飛行環境和任務對人的要求,研究預備航天員與飛行乘組選拔、航天員訓練的策略、方法、標準、程序等,內容包括醫學選拔、身體基本素質選拔訓練技術、航天環境因素耐力與適應性選拔訓練技術、心理選拔訓練、航天操作復雜度分析建模技術、航天員操作技能形成規律及復雜操作訓練技術、選拔訓練綜合評價及信息化管理技術等。
醫學
特種醫學
該專業側重于航天基礎醫學和實施醫學研究。主要研究航天醫學、航天環境、生理學及航天衛生學,特殊作業人員的選拔、訓練和醫監醫保技術及航天疾病的預防及診治等。該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簡介如下:
1.航天環境醫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載人航天器艙內環境以及特殊作業環境的醫學衛生學、溫度環境學、振動環境醫學工程、聲環境醫學工程以及輻射環境醫學工程研究。通過研究上述環境對人體(或動物)的影響,研究相應環境參數的測量和分析,提出對有害環境的防護要求及措施,并研究有關的個人防護裝備。
2.重力生理學 該方向為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空間失重和航天器上升、返回過程中超重條件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人在空間機能失調時的防護措施。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超重生理及防護措施、航天運動病機制及防護、失重心血管效應與防護、失重骨骼、肌肉效應與防護、失重血液及免疫效應、失重腦功能效應與防護、失重內分泌效應與測試技術等。對失重引起的前庭功能、心血管功能、腦功能、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失調、肌肉萎縮、骨質丟失等進行機理研究和探討,提出失重對人體不良影響的有效防護措施。
3. 航天細胞分子生物學 該方向為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針對空間環境導致的航天員生理病理變化,從分子、細胞層面上深入研究空間微重力生物學效應的內在規律,從基因表達調控、蛋白的翻譯和修飾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等方面深入研究微重力效應的分子機制,探尋對抗微重力效應的關鍵分子靶點。主要包括空間環境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空間環境對細胞信號傳導途徑的影響及其調節、空間環境下細胞骨架系統的重建、空間微重力環境誘導的干細胞分化機制等。涉及學科專業有免疫細胞學和分子免疫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4. 航天實施醫學 該方向主要研究為保障特殊作業人員健康并增進其健康水平,解決航天中醫學問題所實施的醫學支持技術。主要研究特殊作業人員的醫學選拔、載人航天醫學監督與醫學保障、生物醫學訓練等技術。主要包括醫學評價與鑒定、衛生防疫、臨床救治、航天醫學問題的中醫藥防護、藥理作用研究以及訓練的原則、方法、標準等內容。
5.航天心理學 該方向主要研究航天條件下航天員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與生理變化之間的關系,揭示其內在聯系;研究和制定航天員生理心理選拔與訓練的方法和標準,實施航天員選拔和訓練,在訓練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為航天員提供心理支持,以保證航天員心身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圓滿完成訓練和飛行任務。
6. 航天骨科學 該方向主要研究在航天特殊環境下人體的骨與關節損傷和疾患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范圍包括人在大氣層和外層空間飛行時,外界環境因素(低壓、缺氧、宇宙輻射等)及飛行因素(超重、失重等)對人體骨與關節生理功能的影響,在上述特殊環境下骨與關節損傷和疾患發生的機理、診斷和治療,并提出相關的防護措施。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