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00馬克思主義理論
本專業為一級碩點,目前下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四個二級碩點招生,主要從整體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體系展開研究,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傳播與發展,特別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同時把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運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方向:
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0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國近現代基本問題研究
05.公共外交與中國的國際戰略
指導教師:
陶倩、歐陽光明、徐鼎亞、劉錚、張丹華等教授和多位副教授。
招生人數:24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6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874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5.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復試科目)
備注:
05研究方向由上海合作組織公共外交研究院的教師指導學位論文,具體請參見上海合作組織公共外交研究院招生簡章。
050100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8個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創意寫作;1個專業碩士方向:國際漢語專業碩士。本一級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各專業的主要導師均為國內外有影響的一流專家學者,在相關學術領域內及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研究方向:
1、中國現當代文學
本方向致力于培養掌握中國現當代文化理論,中國現當代思想、具有文化和文學歷史及其相關知識,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具有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及其相關工作能力的復合型高級人才。主要研究領域為:1)當代文化與文學研究、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3)現當代文學與民間文化、4)性別政治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指導教師:蔡翔教授、王光東教授、董麗敏教授、楊位儉副教授、李海霞博士、周展安博士、李云博士、朱羽博士等。
2、中國古代文學
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1)先秦兩漢文學、2)魏晉南北朝文學、3)唐宋文學、4)元明清文學、5)俗文學與民間文學。先秦兩漢文學研究一直致力于在繼承和發揚國內外優秀研究傳統的基礎上,采用文、史、哲結合、個案研究與整體研究結合、理論研究與文獻整理結合、傳世文獻研究與新出土文獻研究結合的方法,對先秦兩漢文學進行現代闡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主要致力于詩文作品的研究與文獻整理,尤長于詩文理論的研究。既注重魏晉南北朝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承上啟下地位及與歷代文學關系的考察,更注重其自身演變規律的探索。唐宋文學研究主要在文學史學理論的宏觀指導下,從整體上深入探討唐宋文學、尤其是唐宋詩詞的發展進程、淵源與影響。既注重從文體、時段、地域、作家、作品等角度切入,更重視唐宋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承上啟下地位及與歷代文學關系的考察,強調"史"的貫通意識;既認真繼承發揚傳統經驗和方法,又積極關注國外相關學術思想,注意吸收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思路,并努力在實踐中融會貫通,以形成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能與國際同行對話的研究模式。元明清文學研究方向主要采用個案研究與整體觀照相結合、理論探討與文獻整理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向近世發展演化的歷程,特別是明清晚近以來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學與西學(包括日本)的碰撞和融合;清理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的軌跡,打通文學古今演變的研究,以貫通求創新。
指導教師:董乃斌教授、邵炳軍教授、饒龍隼教授、楊緒容教授、周鋒教授、姚蓉教授、黃景春副教授、李翰副教授、楊萬里副教授、楊秀禮博士等。
3、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主要由清民詩文研究中心的教師和古代文學元明清文學段的教師組成。致力于研究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文學文獻,尤其是詩文文獻,也旁及其他時期的文獻,既注重文獻的整理和文獻的考辨,也注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文學理論的探討,形成了文學研究與文獻研究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鮮明特色。主要研究領域:1)、清代民國文學文獻整理、2)元明文學文獻整理、3)目錄版本與學術史研究。
指導教師:張寅彭教授、孫小力教授、蔡錦芳教授、朱淵清副教授、王培軍副教授、劉奕博士、鄭幸博士。
4、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方向主要有三個研究領域:1)語言與社會文化、2)對外漢語理論與實踐、3)中文信息處理。語言與社會文化研究語言和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如社會對語言的態度、語言的標準與非標準形式、語言的社會變體與層面、多語現象的社會基礎等等。對外漢語教學進行面向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本體研究,探討對外漢語教學的相關理論,研究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解析等問題。本專業培養中文和外語兼優雙向型發展的研究人員,以適應社會對語言研究人才不斷擴大的需求。
指導教師:楊逢彬教授、丁迪蒙副教授、沈益洪副教授、王淑華博士、雷紅波博士、錢小飛博士等。
5、漢語言文字學
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1)語法學、2)方言學、3)語音學。語法學研究古今漢語的語法結構,研究古代漢語、近代漢語及現代漢語的歷史變遷和歷史發展規律。方言學著重研究中國東南部漢語方言,運用歷史層次比較法聯系近代漢語資料和漢藏語系的其他語言,對各種方言及其文化現象進行科學解釋。語音學運用先進的語音實驗設備,研究語音的發音機制、語音的特性和變化規律。并結合信息技術,在語音應用方面進行探索。本專業培養中文和外語兼優雙向型發展的研究人員,以適應社會對語言研究人才不斷擴大的需求。
指導教師:薛才德教授、林素娥副教授、資中勇博士、凌鋒博士、張慶翔博士、向德珍博士、張萍博士等。
6、文藝學
本研究方向著重培養研究生有自覺的問題意識與人文抱負,通過扎實的理論訓練和表達實踐,能創造性地勝任文學、影視、文化領域的研究、教學、策劃、采編及其它相關工作。主要研究領域:1)文化理論與批評、2)左翼思想與文化批評、3)中西敘事理論研究。
指導教師:曾軍教授、孫曉忠教授、李孝弟副教授、曹謙副教授、苗田博士、鄧金明博士等。
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本研究方向旨在培養研究生的跨文化思維方式、學術視野及文化寬容精神和接受他異文化的能力。在學術研究中,打破以往國別文學和學科劃分的限制,在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語境中展開歐美文學、中外文學關系、主題學、形象學等領域的研究。主要研究領域:1)比較文學、2)歐美文學、2)日本文學
指導教師:陳曉蘭教授、耿海英教授、張薇副教授、肖有志博士、景春雨博士、石圓圓博士等。
8、創意寫作
本方向與上海大學文學與創意寫作中心合作招生。
上海大學文學與創意寫作研究中心(暨上海大學中文系創意與應用寫作學科組)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中國首家致力于創意寫作理論研究并將之與創意寫作教育教學、創意產業實踐結合的科研教學單位,中心以創建中國化現代創意寫作學科為目標,改革傳統中文教育教學機制,致力于歐美現代創意寫作學科的整體引進和中國傳統寫作學的現代化改造,建立了一套完備中文創意寫作教學系統,努力建構現代創意產業視野,培養具有完備的創意寫作學知識基礎,能夠從事創意寫作理論研究的專業研究人才、教學人才及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
目前該中心擁有葛紅兵、葉辛等教授2名,陳鳴、許道軍等副教授2名、講師3名,出版理論研究著作及文學創作40余部,獲得專利創意文案多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及各種橫向研究項目10余項,已經成為華東地區較有影響力的創意寫作理論研究、創意寫作教育教學、政府規劃決策及產業策劃機構。
本中心現設"創意寫作理論研究"專業方向,招收具有扎實的中外文學基礎知識和文藝理論素養,具有濃厚的創意寫作理論研究興趣和能力,未來能從事相關理論研究及產業實踐工作的碩士研究生。
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創意寫作理論研究。
指導教師:葛紅兵教授、陳鳴副教授、任麗青副教授、許道軍副教授、呂永林。
招生人數:69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2俄語(二外)或244德語(二外)或245法語(二外)
3.617作文
4.815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適用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方向)或816中國古代文學史(適用于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方向)或817語言學概論與現代漢語(適用于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或818文學概論(適用于文藝學方向)或819比較文學與歐美文學(適用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向)或820文藝理論基礎(適用于創意寫作方向)。
5.復試筆試:
a.文學概論(適用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方向)
b.古代漢語A(適用于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方向)
c.古代漢語B(適用于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
d.中外文論史(適用于文藝學方向)
e.中外文學與中外文論:(適用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向)
f.當代文化分析(適用于文化研究方向)
g.文學閱讀與創作(適用于創意寫作研究方向)
復試面試:專業綜合(適用于所有方向)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