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專題:考試吧策劃:2018年考研招生簡章專題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研院”)是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國立科研機構,現已建成交叉前沿與先進材料、信息科學與技術、空間科技、能源與環境、生命科學與技術5個研究部。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黨組決定依托上海高研院,以在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為基礎,整合集聚有關科研資源和優勢力量,籌建張江國家實驗室,在上海科創中心、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發揮核心骨干作用。
高研院在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部“863”、“973”、科技支撐計劃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的同時,與上海電氣、英國石油公司(BP)、荷蘭皇家殼牌公司(Shell)、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英國諾丁漢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多家國內外知名跨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大學簽署了聯合研發協議,通過成立前瞻研究基金、聯合實驗室、聯合技術開發或技術公司等方式,實現共性技術的研發與集成。
高研院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科教機構性質和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使研究生培養堅持“精品化、產學研一體化、國際化” 的模式,每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都能享受充足的科研實踐資源,參與課題研究、研發或工程項目,與實踐緊密結合。高研院依托眾多實驗室及孵化平臺、轉移轉化公司、聯合共建實驗室及項目合作企業,為研究生提供創新創業創投實戰體驗。同時,隨著部分具有國際引領作用的重點學科的逐步建立及與國外MIT、加州理工、德雷克塞爾大學、耶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交流合作,研究生的國際化培養勢必日益深入。此外,研究生在高研院讀研期間享有豐厚的獎助學金和補貼及各種冠名獎學金。
蓬勃發展的高研院吸引了一批批來自海內外具有創新活力的科學家。截至目前,我院已有全職正高級人員49人,副高級人員77人。其中,“萬人計劃”1名;“千人計劃”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1名; “百人計劃”11名(中科院“百人”10名、浦東“百人”1名);人社部“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名;上海市“領軍人才”1名;“國務院特殊津貼”6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
2018年高研院將在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與通信工程、生物化工、化學工程、生物工程專業預計招收碩士研究生45人,推免生碩士生預計共招收25名。具體招生名額以教育部實際下達計劃數為準。
積聚科技、地域、人才資源優勢的高研院有著廣闊的科研教育平臺,熱忱歡迎各校應、歷屆本科畢業生和獲得免試推薦資格的應屆本科生踴躍報考!
一、報考條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 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人員(包括通過高等自學考試或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考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人員,該類人員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4.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5.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6. 已經在讀的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在讀單位學籍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報考。
二、報名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在復試階段將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復試和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考生在報名期間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網報名。考生在網上報名時所選擇的報名點和參加考試的考點應一致。選擇在北京參加考試的考生應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報考點(考點代碼:1188)。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報名時間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時間進行網上報名,過期不再進行補報。
報名網址為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考生登錄網上報名主頁后,在選擇招生單位及報考點過程中彈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務必要認真閱讀,并按其要求填報。凡未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報考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招生單位所在地區”應選擇“北京”, “招生單位”選擇“14430 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184上海高等研究院”,然后選擇報考專業等報考信息。
網上報名報考點選擇: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
特別提醒:請考生務必牢記自己網報時的用戶名和密碼,后期打印準考證、調劑錄取等均需使用。
2.第二階段:現場確認
現場確認必須由考生本人辦理,不得由他人代辦。凡請他人代辦的,報考點一概不予受理。
現場確認時間:以各報考點公告的時間為準,請考生務必注意查看對應報考點的現場確認相關公告。逾期不再補辦。
現場確認地點:選擇京外報考點的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考點進行現場確認;選擇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報考點(報考點代碼1188)的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進行現場確認,具體地點另行公告。
現場確認手續:考生須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生憑學生證)原件及網上報名號或網報時生成打印的初試報考登記表確認報考資格,并辦理交費和現場照相等手續。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所有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報考點的考生必須網上支付報名費,未進行網上繳費的報名信息一律無效,現場確認時不接受補繳費;選擇京外報考點的考生,報名費支付方式以當地報考點規定為準。
3.報名注意事項
(1)推薦免試生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網上接收與擬錄取手續。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擬錄取的推薦免試生不需進行現場確認,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一考試。
(2)考生在普通招考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研究所或院系的一個專業。在復試和錄取階段,達到國家復試基本分數線的考生若不能被原報考單位或原專業錄取時,可自愿按照調劑政策進行調劑。
(3)在網上報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網報信息。在現場確認期間,考生必須對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現場確認后的考生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國家以報考單位所在地分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的基本分數線,我院執行一區分數線。
(5)考生(含推免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進行處理。
(6)網報和現場確認結束后,我院將對考生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等信息有疑問的,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后,再準予考試。審查過程中發現虛假證件時,可扣留虛假證件。
(7)網上報名時,考生應務必認真填寫并仔細核對本人的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報考類別、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重要信息。現場確認后的報考信息和錄取信息上報北京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關信息,也不再受理任何修改考生信息的申請。
三、初試
1.網上打印準考證:考生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網報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件參加初試。
2.初試日期:由教育部統一規定并公布。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3.初試地點:以準考證上標注的地點為準。
4.初試科目:初試科目均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的滿分值各為100分,基礎課(含統考數學)和專業基礎課每門滿分值為150分。具體考試科目見《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一、數學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其余考試科目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組織命題。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具體各科考試時間單元以準考證上的安排為準。
5. 考生初試成績可在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ac.cn)自主查詢。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