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作者:boris963,北大計算機系研究生
考研已經結束很久了,總有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向我詢問經驗,我想還是寫點東西吧,談不上經驗,就算是經歷吧。
先做個人介紹,我山西太原人,現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四學生,本科飛行器設計與應用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這次考北大計算機成績是:政治57,英語58,計算機專業基礎119,計算機專業綜合104,總分338,全系30名,上的是信息安全實驗室。
最早是在92年我開始接觸計算機,從一開始就被深深吸引,可高考發揮失常到了北航和這個專業。我曾以為自己可以忘記計算機,但不久就發現這不可能,盡管第一學期成績在前幾名,但由于沒有興趣我不知自己可以走多遠。那時又恰巧有一次去北大看高中同學,北大的一草一木,北大的一塔湖圖,還有北大百年的文化底蘊都深深吸引著我,我被徹底打動了,于是對計算機的熱愛和對北大的欣賞相結合我自然的定下了目標.老實講,定一個這樣的目標容易,可最初開始實施也是沒什么底的,多虧我有中學六年的同班同學,憑借著大家深厚的感情,我一個電話,他們開始幫我打聽北大計算機的課程和情況。知道了北大以C++為入門語言后,大一下我一個學期都在看C++,同時,北航有輔修專業,也是那個學期我開始輔修計算機,前五個學期每學期兩門,第六學期一門。大一一年匆匆過去,雖然我的成績在班里依然靠前,但對專業不感興趣的苦悶和對目標能否實現的懷疑交織而成的心境,讓我這一年瘦了40斤。
大二開學和宿舍同學合買了電腦,開始不知深淺的學VC,那時還不知那幾本經典的著作,自己從圖書館找各種各樣的VC書,但看的云里霧里摸不著門路,再加上這學期復習北航和國家四級占了不少時間,計算機上也就沒多少長進,最后考國四由于搞錯了時間有30道題沒來得及從卷子上涂到答題卡上,只得了68.5分。寒假時我做出了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為重要的決定:我要去北大聽課。于是北大的同學又幫我打聽到了課表,大二下開始去上課了。那學期聽的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和代數結構與組合數學。清晰的記著第一次是周一下午去聽數據結構,第一次和北大計算機的本科生混在一起,當時還不免羞澀與膽怯。從那以后,我風雨無阻的一周跑四個來回,聽12節課,課下復習,認真做作業,編上機題,漸漸的我發現他們本科生也有相當多人并不怎么樣,不去上課,上課睡覺、說話,課前抄作業,更有趣的是有幾個人總愛來問我題,因為他們覺得我對這些知識非常熟悉,其實我也第一次學而已啊。這學期還考了六級,自己太懶沒有背單詞,不過63.5畢竟是過了。大二的暑假我提前一個月返校,把在北大聽的三門課又復習了一遍,編譯和代數結構就是把書又仔細讀了一遍,再做了一次平時的作業,數據結構除了看書做作業,還買了清華那本C語言版的習題集,做了里面不少題,雖然不是全部,但至少沒做的要看了,想個思路,這本習題有不少難題,都會做的話考試肯定不成問題,我個人感覺這樣學完對付考研數據結構是相當輕松的。經過這個學期,我了解了別人的水平,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已經很有信心了。
大三上去北大聽操作系統,在北航計算機上數據庫,也是每課之后復習做題,操作系統還有上機題以及讀些源代碼。參考書除了指定的教材操作系統可以看威廉姆•斯大林和坦尼伯姆的那兩本書,那么有名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數據庫方面有人大王珊老師的《數據庫系統概論》寫的概念很清晰,很多學校也都以這個為教材的。習題我各買了一本,但上面錯誤不少不太好,其實我感覺看了書做了書上的題就夠了,那些習題我極少做錯價值不大,不推薦了。大三下沒去北大聽課,北航輔修講網絡,當時還不知這個考研要考,可很有興趣,仔細學了,得了90多分,老師還和我說要是考他們網絡實驗室我面試一定沒任何問題,如此的肯定讓我高興了半天。
大四開學定保研名單,因為我早已放棄了在本系保研的念頭,所以幾年間各科一般都在七八十分,個別的九十或六十多,導致平均分差了零點幾分,沒有資格,反正就算夠了也準備好是要放棄的,心里倒也沒太多的遺憾。這時已經知道了要考網絡,故去北大聽網絡和數據庫,一來掌握一下他們的范圍和要求,二來順便當作復習。本來還打算聽軟工,但由于時間不合適,沒去,后來證明這可能是個失策的地方。
上面就是我四年來計算機科學的學習過程,當然因為我是興趣驅動而僅為考研,其它的科目像數字邏輯、組成原理、體系結構、匯編、圖形學等等我也都通過旁聽、輔修和自學學過,平時還經常翻閱雜志、報刊,上技術網站和論壇,多多了解學科和技術前沿發展情況,動手能力上通過各種練習和讀些經典名著,對VC的各個方面以及Windows程序設計、網絡編程、數據庫編程等懂一些,這些和考研關系不大,不細說了。
個人感覺考研沒有什么,還是比較容易的,我曾和同學講:“用30%的精力我可以在咱們系保研,再加40%共70%的精力就可以考上北大計算機。”倒也不是考完了我才說這種話,我絕不是那種整日只知死讀書對付考試的學生,平時除了學習,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出去玩,以及打游戲等我一樣也不少,就是大四復習期間這些也沒有停過,所以各位想考的也不用太過害怕。
我再說一下考試各個科目吧。操作系統、數據庫考試占比例較大,但這兩門沒有什么難點。操作系統傳統部分就是操作系統的結構功能概述、進程管理、存儲管理、文件系統、設備管理,另外加上分布式,今年雖然沒有考分布式系統,但我想復習時千萬不可放松這塊東西,以后還是應該考的,書北大計算機99級用的是陳向群老師寫的一本,基本是把指定教材的分布式部分做了刪減,傳統部分加了一點東西而成,今后可能會用這本吧。數據庫原理考的主要是教材面向對象數據庫以前的,分布式數據庫每次可能考5分左右,面向對象似乎沒考過,不看問題應該不大。計算機網絡今年第一次考,只涉及了鏈路層和網絡層一些基本概念性的東西,以后這也應該是重點,畢竟20分的份額太少了,建議大家把這兩層協議和傳輸層看好就夠了,至于那本書翻譯的不太好,初學網絡可能不易懂,可以看謝希仁老師的一本《計算機網絡》,那書不厚寫得也不錯。軟工是我的弱項,前輩們的建議是把那本教材背會,太夸張了,我反正做不到,這門沒去旁聽完全自己看書,可那書寫的又不好,很多東西講得不清楚,效果不好,談不出什么經驗,教訓就是不要象我一樣看書很薄就以為自己可以搞定,其實軟工要和實踐結合才好懂,在學校缺乏這種經驗,是該去聽老師講案例的。數據結構我說過自己學的方法了,總結起來就是要做題,這課沒有一定的習題量是很難熟練應用的,當時北大張銘老師講這課時說過:“題目的難度,咱們的作業是最難的,期中、期末考試次之,考研題是最簡單的。”這個我有體會,她平時布置的作業經常全系只有幾個人會,有一次她居然說那題是博士生入學考試的,所以大家可以去看她的課堂講義和作業,作業題是有解答的,仔細研究很有幫助,不過再強調一遍,看懂和自己做出來絕不一樣,不親自動手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離散數學是這次考試全系得分最低的部分,可題目我認為并不難,分低可能是因為北大歷年離散試題都是一個模式的,而過去10年試題又很容易得到,所以很多人都只針對往年試題去準備,或者說針對往年的模式去復習,而沒有真正去鉆研課本,今年變了模式沒有踏實掌握知識的人自然就不行了。我考試時有一道和諧性的問題沒有做,因為我以為這不在考試范圍沒有看,雖然也基本明白怎么回事,但考試時沒心思去研究,放了這10分過去,其余的還有圖論一個給定結構判斷性質的問題有個小問沒想出來,4分左右,剩下的應該都沒有什么問題,和諧性的題只要事先花15分鐘看一下概念就肯定能會,有那10分我就有130了,所以講離散并不難。離散是我大三下學期主攻的,就是每遍看書時把書上的定理一個個理解,例題都要動手做,課后題目大多做了,看書時要時刻注意思考,一個定理它為什么有這樣那樣的限制條件,少一個有什么問題,書上證明每一步推導的依據是什么,和我想的證明步驟一樣么,不一樣的話是都可以,還是我有疏漏或者我的更簡捷些。通過這種在思考中的讀書,我發現自己每復習一遍都會有所收獲,或者是想到一個以前沒有想到的問題,或者是發現自己過去解法上的疏漏,或者發現書中的錯誤,每有所悟往往就記于書上,離散前前后后可能一共學了五遍左右,這種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長進是無比興奮的。我大二時弄到了90-00的全部試題,所以后來學習或復習時,各科都是每完一章,就對應的去看往年試題這部分的內容,可以當作練習把握自己的程度,也可了解對應知識考試的特點,最后全書完成,也會再過一遍試題,這個反復的過程也時常會有新的體會,新的提高。
全面復習階段開始于2002年10月13日考完高級程序員后,每天早上8:30-11:30,下午14:00-17:00,晚上18:30-23:15,當然只是大約,比如我晚上經常會玩會兒游戲晚一點去。當時我和同學天天固定去一個教室,那里基本沒課,一屋十多個都是考研的,時間長了,座位都固定啦,開始不認識的也熟了,大家有時互相問問題,不過專業都不大一樣,問的主要是公共課,這種環境可能也比較有利于學習,我們那屋后來三個清華力學,一個清華法學,一個我們系,還有一個北航宇航學院第一,再加上我,大家成績都不錯。上午一般看離散數學,下午英語,晚上大部分背政治也看一點專業課。仔細想想那時復習的不夠認真,比如英語到考前兩周才把大綱上的單詞表看完,平時十五六分的聽力考試沒發揮出來,只對了六個,政治一共背了兩遍,考前又懶得背陳先奎的壓題,損失比較大,線性代數以前學得不錯可復習時才發現忘的太多了,后來沒多少時間再認真學了,總之最后的復習和不少人比起來遠遠不夠,如果當時稍微多用點心,總分至少應該可以再提高30-40分,好在我的專業課還可以,尤其是離散這次占了便宜。
最后我勸大家做好幾點:一、如果考研,你要想清楚是為什么,考與不考我看都可以,關鍵是個人的目標是什么;二、如果真想要考,真想考上,就堅定的學習,不要輕易被外界所干擾;三、時刻要對自己有清楚的了解,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能力夠就不要害怕,不要不敢去拼名校,拼熱門專業,如果感覺能力不夠,也不要有太多僥幸心理,畢竟競爭是殘酷的;四、不管你選擇了什么,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你的選擇是在分析了自己的實力后理智的做出的,我從大二去上課后就從沒想過自己會有考不上的可能,這種心態讓我在大四復習最枯燥的階段,在考場上遇到不會的題時,都可以平靜的戰勝困難。
我從來沒有把考研當作人生一個多么大的目標,這只是個考試,只是個開始實現理想的準備罷了,所以我不認為考上就算什么成功,寫下上面的東西僅是希望能用個人的一點經歷幫大家少走點彎路而已。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