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為了重圓一個大學夢,這是我考研的初衷。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有的人一帆風順,有的人歷經坎坷。就拿考試來說吧,我的一位同學的同學從小學一直到碩士全部都是保送,而前不久在考研論壇上看到一位考研戰友連考九次不中(我絕沒有嘲笑他的意思,相反,我很佩服他的信心、耐心和決心)。我的考研歷程既沒有前者那樣幸運,也不象后者那樣悲壯,只是其中有些曲折,感受頗深,所以一直想把它變成文字,給大家提供一個前車之鑒。
93年初中升學考試,我校的第一名考上中專,第二名考上中師(這在一所鄉級中學已經很不錯了)。第三名的我差十幾分沒能上炙手可熱的中專或師范,父母為了能讓我早一工作,便決定讓我讀委培中專。分也上了,錢也交了,最后因為關系不到位,被人給黑了,只能讀高中。父母挺沮喪的,我便安慰他們,三年之后兒子給你們考個大學。
我就讀的高中學校是91年才創辦的省重點中學,學校起點很高,競爭很激烈。招收的都是全縣各鄉鎮中學的前幾名,考上這所學校就意味著一只腳踏進大學門。我的進校成績在班上排1 1位,全年級排在第50名左右,很差。和大家一樣,進了高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大學。我腦子不笨,也比較用功,到高一期末全年級統考,便考了班上第二,年級前十名。老師鼓勵我說:保持這樣成績,重點大學沒問題。正當我準備再接再厲時,學生會主席相中了我,讓我參加下一屆主席競選。當時我校學生會職權大,威信高,是個鍛煉人的地方,對我很有吸引力;再加上老主席三寸不爛之舌的游說,我心動了。一年學生會工作下來,做了不少事,也覺得很有收獲,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跌到進校時的位置。高三奮起直追,效果不大,兩次模擬考試都沒有上重點線。本想補習一年,考個理想中的大學,但想到年邁的父母,還有正讀高一的弟弟也像我一樣渴望讀大學。如果這樣做肯定會傷父母和弟弟的心,縱然考上理想中的大學又有什么意義呢?我動搖了,服從了調配,來到了海南,讀了會計專業。
96年9月,揮手告別送行的親人,只身來到海南。剛到學校,看見滿地落葉黃沙,成群的螞蟻碩鼠,頓時有一種被充軍發配的感覺,老生們又添油加醋數落學校的不是,再想想自己夢中描繪已久的象牙塔,就像從天堂落到地獄讓人心傷之極卻又無所適從。記得當時是這樣形容自己的:鬼使神差到海南,莫名其妙讀會計。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既來之,則安之。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感覺和想法可以理解卻有失理性,理想和現實肯定存在著差距,當到了一個遠不如理想的現實的新環境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先適應環境,再改變環境,而不是聽天由命,自暴自棄。客觀環境固然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學校雖然地處偏遠,信息不暢,但遠離喧囂,是個難得的讀書的好地方;而且現在隨著校園網的建成,I NTERNET將使我們突破地域的限制,改變信息不暢的劣勢。
好在我比較能適應環境,同時又得到了一些老師的幫助,所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快進入了角色。記得在新生入學教育課上,經貿學院的張繼友老師(現在的院校團委書記),給我們出了一道思考題:“大學期間,你想要得到些什么?”不知別人是怎樣完成這道題的,我是反反復復思考了好長一段時間,又主動和一些老師、學長談心,最后在學習方面給自己定了個很實際的、現在想起來很幼稚的目標:英語C ET—4,計算機二級,法律專業,會計專業。現在想起來,入校時,老師,學長指點迷津是相當重要的;而此時老師面對眾多的學生,精力十分有限,我們的主動就顯得尤為關鍵。主動和老師、和優秀的學長聊聊天、談談心,會讓你受益非淺。俗話說得好: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當我立下了目標,并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時,整個人便充滿了激情和活力。97年1月,我報名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踏上漫長曲折的自考之路。
一旦選擇了遠方,便只顧日夜兼程,風雨無阻。
說起自考,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很喜歡法律,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二、大一時間較松,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后來才明白自考對我考研有很大的幫助,能考上研究生自考功不可磨,這是當時我根本沒有想到的。
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在我校成教學院設有報名點,每年1月、7月報名,同年4月、10月考試。一共開設了20多個專業,我校有很多人在自考。報考人數較多的專業是英語、漢語言文學和法律。法律專業共1 4門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基礎課程有大學語文、政治經濟學和普通邏輯學三門;專業課程有法理、憲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經濟法、國際法、婚姻法,1 4門課程共考了18次,其中大學語文、行政法、經濟法、和刑法分別考了兩次。到99年12月知道最后兩科成績為止,歷時近三年的自考終于結束,我獲得海南大學頒發的畢業證書,那一刻才發現自己這一路好辛苦,也為自己而感動。
關于自考,我有些感受和收獲。自考是一種開放式教育模式,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參加考試、學到知識、獲得文憑。三年的自考培養了我兩種素質,一是自學能力,自考沒有老師授課、沒有重點范圍,有的只是一本教材和一本大綱。完全靠自己自學掌握知識體系,區分熱點重點。二是自覺性,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考連個領路人都沒有,沒有人強迫你,也沒有人監督你,只有自己管好自己,自己靠自己。自考要舍得投入,一是時間上的投入,自考三年我很少去“三室一廳”,周末幾乎都在自修室里度過的。二是金錢上的投入,三年來投資在自考的費用近二千元,這對我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開支。
99年6月,也就是大三期末。那時我英語過了四級,計算機也過了二級,法律二專也快拿到畢業證了。自己稱稱自己,估計找份工作不算太難。剩下的大半年時間怎么過?便成了我主要思考的問題,當時全國上下考研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自己多少受到點震動,便想到了考研,希望能重圓大學夢。當時最大的擔心是怕自費,至于能不能考上倒沒怎么去想,因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是一定不能成功,所以想去試試。也參考了一些老師和朋友的意見,但沒有告訴父母,是不想讓父母擔心或傷心。考研的動機各種各樣,或想繼續深造,或想找份好工作,這都無可厚非,不管動機怎樣,都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這一過程與結果,尤其是結果。
考研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專業和學校,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我的確費了很多心思,主要是在法學和經濟學兩個學科之間猶豫。我本專業是會計,和經濟類學的的課程比較相近,跨度不算太大,但經濟類專業之熱難度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去年幾位師兄師姐全軍覆沒的悲壯我仍然記憶猶新。特別是會計專業,9 9年的研究生錄取比率不到百分之十,讓人多少有些望而生畏。后來想到法學類專業,主要是興趣所在,其次就競爭激烈程度而言要遜于經濟類專業。法學中又有很多具體的專業,比如法理學、經濟法、民商法、國際法等等,我開始選的是民商法。選好專業之后,就是決定報考哪所學校。當時我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想報所重點名牌大學,再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選擇了廈大。
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有幾點要注意:1、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興趣愛好,實力特長等;2、所選擇的學校最好能有自己的朋友,能找到相關的復習資料。
選好學校和專業后,就要準備搜集復習資料。主要包括公共課和專業課兩部分。在選擇公共課的復習資料時,最好能咨詢一下上一屆的師兄師姐的意見,他們是過來人,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可以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彎路。至于專業課的復習資料,一定要想方設法找到所報考學校招生簡章上指定的參考書籍,并盡量搜集到該專業以往幾年的考研試題,這將使你事半功倍。找好資料就像備足糧草,剩下的就是趕路了。
考研是一條苦行僧的路,上路之前要做好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心情,堅持鍛煉身體,注意飲食營養和良好的睡眠,這三點尤為重要。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從99年8月開始準備,整個暑假我都在看專業課,主要有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國際私法、憲法和法理學六本書,因為有自考的基礎,專業課看起來并不費勁,相對比較容易。到9 月初,我把專業課都過了一遍。9月份,我主要是攻政治和英語。10月6日,輔導員蔡老師(現園藝學院書記)告訴我法律碩士將于2000年實行全國聯考,并且只招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得到這個讓我既意外又興奮的消息,我立即決定換考法律碩士專業,并火速寄錢到北京購指定教材,一本《考試指南》用掉我一百多人民幣,迄今為止,是我買過的最貴的書。雖然8 月到10月份的專業復習幾乎是白搭,但我仍然相信我的專業比其他非法學專業的考生有很大優勢。 10月和11月,我拋開所有的專業課,把精力全部放在政治和英語上。當1 2月初我收到聯考指定用書時,離考試時間僅有50天。拿到大綱,看了樣題,放心了。當時就給自己定了目標,專業課平均80分。12月份,我硬是把一本7 00多頁,100多萬字的指定用書啃了三遍。同時再看看政治和英語。2000年1月,開始做政治模擬試題,先是單元測試,后是綜合測試,再下來就是考試。
1月22日考英語和政治,英語感覺極差,閱讀很難;政治也好不了多少,就連考前自己已經猜中的一到時事題,都沒有完全回答正確,真是氣死老夫。1 月23日,上午考民法,考得很有感覺,估計80分沒問題。下午考刑法,覺得像小兒科。最后一科綜合考試(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把我給考焦了。全部考完,有一個整體的感覺,只要英語過就一定能夠上線,拿到分數,一身冷汗,英語最低。
3月14日,打電話到廈大問到分數。英語(61),政治(63),民法(78)、刑法(85)、綜合考試(68),總分355。
4月3日,在網上看到教育部復試分數線,應屆畢業生考法律碩士總分335,單科不低于55。
4月28日,參加復試,題目很活,沒有固定的答案,任你發揮。
6月26日,我收到錄取通知書,考研終于塵埃落定。我覺得我很幸運。以往的法律碩士專業都是自費,今年教育部給廈大5個公費名額,占錄取總數的1 0%,在所有應屆考生中排第5名,結果每年省了9000元。報名時,我根本沒有想到法律碩士只招自費生,只覺得考這個專業,自己很有實力,也很有希望,就考慮那么多。
最后談談怎樣處理考研和找工作的關系?我們學校的畢業生不比那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皇帝女兒不愁嫁只需呆在學校等上鉤魚兒而需要早做準備主動出擊。而對于研友們來說,時間就等于分數,分數就等于金錢,動手準備找工作吧,沒有那份時間和精力;一心考研吧,又擔心錯過了找工作的黃金時間,真是進退兩難,十分矛盾。我當時不想花太多時間去考慮工作的問題,又不愿意錯過這段找工作的最佳時期,就利用一些零星的時間,比如看書累了,中午休息時間,把求職材料趕了出來,幸好我的計算機比較熟練,做起來很快。寄了幾份去杭州,讓朋友帶了幾份去福建幫我投遞。另外一條途徑是上網求職,我收集了幾家著名的人才網站,填好自己的資料,偶爾上網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崗位,發幾封妹兒后靜等消息。通過這兩種途徑,花錢花時不多,效果也不錯。材料投出后,杭州風林信息咨詢公司,福建三木集團,海南萬泉河旅游公司等幾家單位發來的面試通知,最后都放棄了。因為在1 月25日海口的人才交流會上,我碰到海南海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老總,兩人談的十分投緣,我便選擇了海華所。三年后歡迎你再來,我走時老總握住我的手很誠懇地對我說。我找工作相對順利一些,我覺得一要主動,二要懂得利用各種便利的客觀條件。但本質上還在于個人的綜合素質,對用人單位來說,說的明白一點,他們都想用一個人的工資聘到能干兩個人的活的人;對我們自己而言,關鍵在于大學四年是不是真正學到真本事。
我相信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如果用布擦去灰塵,包裝包裝,光會更亮。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