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寫下這個標題,我自己都感到胃酸,因為這是我在新東方講了很多年、無數次的主題思想。
熟悉我的讀者和學生,看了這個標題肯定也胃酸,因為在我的各種演講、文章和關于職業問題的專著《郵箱里的燈光(騎驢找馬)》中,這個話題,占據了大量的篇幅和重要的位置。
讀書要有目的,這個目的,就是要有職業目標。讀死書而不考慮就業可能,求學位而不追求就業技能,是中國教育最大最大的弊病之一。隨著大專生就業難(然后專生本)、大學生就業難(然后考研)、研究生貶值(然后退學、出國、或者個別人跳樓)、以及海歸就業難(然后變成海帶) ——順便說一句,海歸就業的癥結不在于留學,而在于不顧職業目標的留學——這個弊病已經到了非改不可、不改足以引起嚴重個人與社會后果的時候了!
別和我談教育理論問題,我不是學者,不善于理解抽象的理論。我只善于理解那些來新東方找我咨詢的善男善女——他們從小到大虔誠地讀完中學讀大學,讀完大學再讀研甚至留學出國讀研,教育香火不可謂燒得不旺,幸福真經不可謂誦得不誠,但悲劇是,很多人在拿到他們苦苦追求默默等待的那張狗日的文憑之后卻發現自己找不到工作,或者即使找到了工作卻遠遠低于自己當初的期待值,被工作拋棄,被機會拋棄,被社會拋棄。他們,幾乎所有人的核心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沒有把自己的奮斗與出路結合,把自己的學習與生存掛鉤,把自己的成功與就業焊接,把自己的幸福,與工資串連。
假如飛機起飛,卻不知道飛往何方,這樣的飛機,怎能不滿載重重危“機”?!
而你人生的航船,在學海中啟航,你卻不知道你的生命之舟在驚濤駭浪之后停泊何方,你的人生航船,怎能不繼續面臨凄風苦雨,繼續愁對風吹浪打?
教育的目的也許很多很多,但對于絕大多數出身平凡、父母期待迫切的普通學生,人生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業!
高考階段,大家的人生理想、理性和志趣都處在不確定的狀態,在就業目標上也許甚至必須可以稍微緩一緩,不必要那么急切地決定。
但臨到大學畢業時期,如果你決定考研,你就一定要仔細想清楚你的考研的目的——畢業后出來干什么?
如果你的回答不是那么自信,那么肯定,那么信心百倍,如果你的導師本人也說不清楚,不能拿出過去幾年他的研究生就業和出路數據,那你對這個決策,就要非常慎重,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思什么?
1, 過去幾年(三年足矣),你的學科研究生的就業方向和出路是什么?你認為這些學長的出路(綜合指標),是值得你為之付出三四年寒窗生涯的前途嗎?值得?——你確定嗎?(小丫的語言)
2, 這個專業、以及這個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是你喜歡的嗎?喜歡?——你確定嗎?(小丫的語言)
3, 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其學位是從事相關工作需要的必備條件(即“從業資格”)嗎?比如當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學位,做研究、研發應該需要碩士以上,當律師——假如你以非法律本科考法律碩士——就一定需要通過這個法碩給你補上法律教育這一環……中國職場最大的謊言之一,是把碩士當作一種比學士更高的素質,而不是當作一種從業資格。你考得這個碩士學位,是你本人目標職業的從業資格嗎?是——你確定嗎?(小丫的語言)如果你不確定,千萬要再思而行。因為,大量工作崗位尤其是工資更高的外企,他們看中的更是三年的實踐工作經驗,而不是三年的考研讀研“資質”。
我確信嗎?毫無疑問。這不是徐小平的發明,這是他媽的教育常識和職場常識啊!(“他媽”,即研究生他媽——研究生他媽,最確定知道兒子女兒讀研出來之后應該干什么)。
悲哀啊,這樣的常識,卻有很多人不知道。祖國的花朵——本科生應該已經是祖國的棟梁了吧——祖國的棟梁在考研無意識大軍的隊伍里緩緩而呆滯地搬移,不知道前方是他們成功夢想的屠宰場,斷魂處,哀愁鄉……
三思而行,考研之前,就把上述三思再思一思吧!
1, 讀研之后的就業是否有合理保障?
2, 你對讀研的專業和就業崗位是否有必要的興趣與合理激情?
3, 該學位是否是你目標職業的“從業資格?”、必要條件?
如果上述三個問題你不能直接了當、干凈利索、信心百倍、有理有據地回答,求求你,請再思而行!
我在兩年前發表的職業指導專著《郵箱里的燈光(騎驢找馬)》里,提出過一個非常有意思,至今仍然有巨大價值的觀點:
鑒于中國盲目考研之火愈煽愈烈,我想惡作劇一次,把“研究生”這個害人不淺的外來語清算一下。
Graduate student在中國統指大學后攻讀更高學位的人。而大學后教育,其實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研究”為導向、以“創新”為目標,比如基礎科學和高科技,這樣的研究生,畢業后的職業取向是大學、政府或企業的研究機構,其職業頭銜是教授、研究者……在這種以研究為導向的大學后教育中,博士學位往往是未來的入門資格。這樣的研究生,請讓我稱之為“學術研究生”。很多在職人員(包括政府官員)紛紛去讀一個非實用性的在職碩士博士,既能提升自己從業能力,也能提高自己升職資本,瞧!這就是非常明確的讀研理由。
而另外一種,雖然在美國以及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體制中已經實現多年,但可惜在中國還沒有被人們意識到,這就是職業學院制度,比如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等等……這種學院的學生,本質上不是“研究生”,而只是一種為了進入所學專業的而接受的職業培訓。這樣的研究生,請讓我稱之為“職業研究生”。
我這么分類,只是為了喚醒盲目考研的同學,再次審視一下自己考研的決策是否有明確目的?
把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研究生分開來命名,一個重大的教育立論問題就可以得到普及澄清,考研目的性也就隨之而水落石出,山高越小。
肯定有朋友會說,把“研究生”進行這兩種分類,不是一種嚴謹的做法,因為本科之后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大量夾在“基礎”和“應用”,“學術”和“實踐”之間的交叉學科和學位。
我完全同意這種批評。為了幫助中國學生走出考研誤區,我連保持立論嚴謹的尊嚴都不要了……但無論多么嚴肅的理論,都無法回避一個根本問題:即受教育者人生出路的問題。哪怕你是研究基本粒子這種純學術問題的研究生,你也要記住,說到最后,十年寒窗,你根本的目的,不就因為你夢想貢獻人類、服務社會、反哺父母、傳宗接代、養家糊口、享受生活、不斷從上帝那里索取一個兩個美麗的禮物嗎?……記住:要獲得這一切,你必須擁有職業意識,必須知道你學習的目的,只有這樣,你才不會今天博士,明天烈士,寒窗之后,寒酸依舊……
中國和美國教育制度不同。但,這種對于研究生定位上的不同,考研者入學目的之不同,其實反映的并不是“文化差異”或“中國特色”,而只是我們教育制度和社會意識的滯后而已啊!千萬不要以其他任何理由,來掩蓋這個可悲但卻能夠迅速扭轉的落后現實。只要清醒了就好!
想考研?——你確定嗎?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