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七、心理調整、身體素質、人際關系和資料的共享
心理至為關鍵,在考研的過程中要始終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考上!不要被各種傳言動搖自己的信心和決心,保持平常心,考研并不可怕,堅持下來就會成功,每天按照自己的安排來,切忌心煩意亂。考研的確很辛苦,多和自己家人、老師、同學交流,看看報紙、聽聽音樂,散散步,緩解自己的壓力和勞累。
沒有必要強制自己鍛煉身體,每天慢跑一會,或者打打球都可以,要注意安全,切忌受傷,我一個同學打籃球時,不注意,受了傷,在考研最關鍵的時候耽誤了半個多月,不但損失了時間,還打擊了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動力不足,從而影響復習。
人際關系很重要,它可以為你營造一個考研的良好環境。一個宿舍的、同班的、還有老師,處理好各種關系,會得到很多幫助,心情也好。如果人際關系緊張,也會大大影響自己的復習,整天心情不好,考研很難考出好成績。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資料,大家可以共同分享,不管是心得、信息、資料,那時我們幾個同學就互相交流,感覺自己提高很快,節省了時間、金錢和精力。那時比如英語、政治大部分資料都分享過,充實了知識,擴大了視野,開拓了思維,這也保證了我公共課取得了高分。對于資料分享,可為“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八、答題技術與技巧
盡可能一字不差的按照課本上的來答,在順序、內容上和課本保持一致;字跡要工整,答題要有邏輯順序、言之成理。保證要點突出,這個請參考我寫的《從全國MPA閱卷看考研如何答題并取得滿意成績》。介紹的比較詳細了。
九、考試的前后
準備好考試需要帶的所有物品,包括錢、身份證、準考證、學生證、鉛筆、橡皮,多準備幾支筆,防止不夠用或者出現意外情況。暫時切斷與朋友、同學的聯系,忘掉分散注意力和精力的事情,全力備考;要提前區考場看看,熟悉環境,離學校比較院時,可和同學租個房間,找個安靜的地方,防止耽誤考試時間和休息不好。考試前后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考試前要學會自我放松,不要緊張;不要忘記帶只手表,同時關掉手機,防止不必要的麻煩;答題時要保持適度緊張,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自己的思維,取得好成績。考完試后,不要再談論前一門的事情,休息后投入下一門的準備,瀏覽相關的資料。一定要休息好,切忌勞累過度。
十、復試
去年復試是于3月26、27號這兩天舉行(一般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星期六上午是筆試,共兩道論述題,100分。星期天全天都在資料樓九樓我系辦公室進行面試。其中英語面試50分,專業課面試150分。這三樣加一起總分為300分,考生的得分作為復試成績占到總成績的20%,初試成績占80%,最后加權計算結果并對成績進行排序。
筆試:
去年復試科目是中國政府與政治,大家需要在這段時間把兩本指定教材看一看,由于是論述題,因此不用太細,不用像初試那樣背得那么辛苦,而要著重從宏觀上把握框架、結構和一些重點問題。答題時也還是要像初試一樣,以書本知識為依據。所以對付筆試大家把那兩本書的內容基本掌握住就差不多了。
面試:
去年我們參加面試的同學按照初試成績的高低分為四個組,上下午兩個時段,分別為①組上午,①組下午,②組上午,②組下午,③組上午,③組下午,④組上午。④組下午。四個組分別在四個房間內進行,三、四個人一批進入房間。到時大家會在每個房間門口看到貼出的本組名單。不過事先我沒注意看貼出的名單,上午八點就去了,和大家一起在系辦公室門口等待,并詢問出來同學的面試情況。每一組有一位主考老師,一位負責英語面試的老師,還有其他幾位老師和兩個記錄員。一般說來,①、②組較松,而③④組可能會嚴一些,尤其是④組的承擔著刷人的任務。而其它幾組,只要不差得離譜或一問三不知,被刷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首先進行英語面試,一般是要求做一個自我介紹或說一個小故事,然后再問你幾個問題如有什么愛好啊,課余時間都做些什么啊等等,也就三五分鐘吧。對于這些大家可以事先做好準備,以便從容應答。
然后進行專業課面試,內容涉及到專業課和時政,由考生在一摞紙條中隨意抽取題目(如覺得有難度,可以再給一次機會重新抽一次),思考幾分鐘后予以回答。
對于復試,大家不必過于擔心。但對于剛剛上線或者分數不高的同學來說,認真細致的準備還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多數同學而言,如果有時間,最好也稍微準備一下,因為復試的表現可能會影響到最終成績和排位,也最終決定著你是公費,半公費還是自費。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