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總結--爛人篇(希望對更多“平常”的我們有用)--為了忘卻的紀念
考研的征戰總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但我深知塵埃還未落定……在一種心態未完全轉變之前,我想為自己疏理疏理心緒。為一次經歷,為一份付出,為更快忘卻,為新的開始……
我有必要為自己做這次總結。希望能以這次總結為平臺,再一次提升自己的評價坐標體系。
按時間進程的大體順序,我總結了這次考研,希望能給后來人作個借鑒,特別是時間安排上,不要像我安排的這么遲了。前面看到講考研經歷的大都是很高分的,而我這個爛人初試是很低分,算是爭扎著才考上研的,也講一講過程吧,希望對"平常一點"的我們有用,哪怕對一個人有用也好。
一、考研的打算
在剛升上大學的那時我就有考研的打算,但那時才大一,因此這個想法很遙遠。在師兄的建議下,我對我的大學生活做了個初步規劃:(1)、大一大二大概花兩年時間先鍛煉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特別是綜合能力。(2)、差不多從大三開始調整轉入到學習這一塊來,然后全心投入到考研上來。
就是這個規劃,大體上決定了我的大學生活的走向,現在想來不知道是對還是錯。我當時沒有想到保研這一點,這也使得我大一大二時不怎么注重學習,一心投到社會活動上去了。到大三時想學習時,已有點力不從心。
大三的那個寒假,我開始想著考研的事,不過那時也只是心態上的調整,那個寒假我和往常一樣到處玩樂,一點書都沒有開始看。
大三下學期,回到學校后,剛好校學生會換屆,我退出了呆了兩年半的學生會。我開始準備了。
不過這時我復習的比較懶,主要是因還有幾個問題要我去考慮:(一)、我還考回本專業嗎?還是考華工嗎?考外校又考哪里呢?(二)、我的興趣和強項又在哪里?讀研后又有什么打算?
其實想這兩個問題是比較頭痛的,想來很久后來決定如下:
1.是否考本專業的問題:
我本科專業是一個化類專業,但是三年多的實踐證明了我并不喜歡這個專業,而且我也不適合這個專業,如果讀研的話,我會過得很痛苦的,也很難有發展的。所以我首先決定不考本專業的研。
那選擇考什么專業呢?自己之前沒有學習怎么辦?怎么去跟其它專業的學生競爭?思考再三,我決定往物理類或數學類發展,因為我一直來的興趣和個人優勢都是在數學和物理。我當時選定了三個專業:一個是應數,一個是物理,另一個是電信。
2.是否考本校的問題:
我當時做好兩種選擇:如果復習的感覺還不錯的話,就考外校,當時沒有定下具體哪一所,也主要就是十大名校。如果復習感覺不好的話,就考本校。
考外校我最擔心的就是信息問題。所以當時就想哪個學校能找到老師或者同學。當時也聯系了一些同學找一些資料什么的。因為之前我在校學生會期間,接待過一位來華工開會的教授,給他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他給了我個聯系方式,于是我找到他。那位老師是在A校的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他們專業是一個交叉學科,要求數學、物理、化學的基礎,而且初試的專業課是考物理。我分析了我的興趣,由于我本科時學習了比較多的化類課程,所以以我向那位老師發了封電子郵件,咨詢了一些問題,說明了想考他那里。2005年3月16日,我收到了那位老師的回信。根據他的回信,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況,覺得跟自己比較適合。于是我當天打了個電話給他,我了解了一下他們的研究方向以及考研的一些基本要求,同進向他解釋了為什么不考自己原來專業的原因以及我的興趣和愛好以及決心。最后那位老師對我說:"如果考慮好了,我很歡迎你考過來。那接下來就好好復習"就是這句話,讓我做了一個初步的決定考他們學校。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