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1) 必須定時(3h/套),真刀真槍地模擬考場上的情況。不做套題你或許不能理解,腦袋高強度地運轉3個小時,還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有人說,如果考研前沒有足夠的訓練,連續4科的考試很難堅持下來,即使“坐”下來了,也很難保證狀態。記得我第一次做完套題時,走路時都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確實是很累的。但鍛煉多了,坐3個小時也就成為一種習慣了。
2) 必須在到點時停止答題,然后對照答案給自己打分。這樣才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況,給自己壓力。
3) 每套模擬題完成后,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全面、系統、詳細的總結,總結時間通常會超過做題的時間,也就是超過3h。我曾經說過,總結的過程,事實上就是知識在你大腦中有序地存儲的過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說聲“原來如此”就結束了。如果這樣對待,我相信有的題目你遇到3遍也不一定能夠掌握,最后的結果也許就是:你從考場下來的時候,看到答案時也是那聲“原來如此”,只不過可能再加上個“TMD”。
4) 每做幾套,也需要回頭總結一下,自己在哪些知識點,哪些章節,哪種類型的題目中容易出問題,分析原因,制訂對策。必要時,可以借助輔助資料進行專題訓練,予以突破。
做到以上幾點,我相信每做完一套題都會有較大的收獲。
關于做套題的數量,應該根據自己各科實力分布和進展情況決定,并在復習過程中適當調整。我當時給自己準備的是陳文燈的15套和李永樂的400題(10套),這個數量本身就是比較多的,原因是我對自己的數學功底不自信。但在套題的開始階段,也就是做李永樂的400題過程中,發現做起來非常痛苦,小題(填空和選擇)就要花八、九十分鐘,剩下一半左右時間做大題,有的不會做,有的知道思路,但寫不出來,好不容易遇到簡單的,還要算錯……;同時,結果也是比較糟糕的,10套題平均在70多分,高的也只有90分左右。這種情況嚴重打擊了我的信心,如何是好呢?我覺得,既然做套題不行,咱偏要做,否則考試時就死定了。于是,我又買了一本新的400題,按照原來的方法,按部就班,完完整整地做了第二遍。這一遍的結果是平均120多。也許有人說,怎么做過的還不能得滿分啊?我的回答是,你來試試。這種現象更加能夠說明,一定要多動手,見過的,做過的,都不一定是你掌握的。只有你拿起筆就能夠流暢地寫出來的東西,才是你真正掌握了的。
這一階段過去后,也就是兩本400題完成后,我自己感覺水平上來了一些,也自信了一些。此時我又開始做陳文燈的15套,結果是平均110多,并且比較穩定了,小題耗費時間大概保持在50分鐘左右(最后考試時只用了34分鐘)。此種結果我已經比較滿意,覺得自己正式考試可以抱120分的希望了(我知道真題比模擬題簡單一些)。
這里還想談談對兩本套題的感受。李永樂的400題以常規題為主,而陳文燈的15套會出現一些“怪題”,平時很少見的。難度方面,感覺李永樂的整體上稍微難一些(比如一些填空題的運算量相當于一個大題),陳文燈的除“怪題”外要簡單一些。總之,我覺得兩本書都是非常不錯的。如果研友們有時間,我覺得兩本都有必要做一遍,如果時間不夠,建議好好做做李永樂的,對訓練自己對常規題的思路更有幫助。
狀態保持階段:這個階段與套題階段是交叉的。此時已經到考研復習的最后一段時間,在政治和專業課中投入的時間增加,數學復習時間相對減少。因此,這段時間內,做套題的頻率降低,但必須要做,至少保持1周1套,以保持好狀態。同時,這個階段也需要好好去記憶一些東西,比如有些難記的公式,看書時標出的重點知識和注意事項等等。這樣可以避免在考場上丟掉一些不該丟掉的分數。
以上是我在數學復習中的一些經歷和感受,下面再談談幾條注意事項:
1) 不要過分強調陳文燈《復習指南》:很多人都認為陳文燈的書很好,但有的朋友過分沉溺于其中,反復看若干遍,這是不可取的。我認為,《復習指南》只是用于基礎復習的工具,你在其中可以吸取很多東西,但它不能代替套題模擬,不能有效地訓練你的快速輸出能力。此外,《復習指南》中很多內容偏難,過分糾纏于其中,會得不償失。
2) 不要過分強調歷年真題:鑒于其它復習資料早已把歷年真題收入其中(比如陳文燈《復習指南》),因此你見到的歷年真題,并非是第一次見到。如果你用來做套題演練,結果給你的信息是不準確的,會誤導你對自己的評判。如果不用來成套模擬,整天“看”的話,也耽誤你太多的時間,影響你快速輸出能力的訓練。我有個朋友,學習非常好,但做套題少,花很多時間研究真題,結果上考場很不適應,考分不到80分。
3) 不要過分強調做題數量:做題,尤其是做套題,是訓練考試速度和準確度的有效手段,但如果過分強調數量,做完后不好好總結,只能事倍功半,除了訓練速度外,不能有效提高解題能力,從而不能有效提高解題準確度。因此,做套題后,必須好好總結,這樣才可能使你做過的題目成為你掌握了的題目,否則,你現在會多少,以后還是只會那么多。
4) 不要過分強調難題、偏題:我一再強調,真正的考題并不困難,絕大多數(甚至全部)都是常規題目。因此,我們在復習中需要提高的是常規題目的快速解題能力(就是看到題目就有思路,就能快速地寫出來;沒有達到這種狀態,即使你最后能夠做出來,也會耽誤別的題目的解題時間)。復習中過分追究難題、偏題,不但使你喪失信心,還會浪費你寶貴的復習時間,最后在考場上還不一定用得上。
最后,給大家談談考場上的注意事項。
1) 根據你平時做模擬題時的統計數字(如時間分配、各題型各部分命中率等等),給自己制訂一個計劃,例如小題(填空、選擇題)計劃多少時間,大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如果有一個譜,做起來會更輕松一些。
2) 命中率第一,速度第二。這個道理不用多解釋,只有做對了的,才能得分。
3) 注意解題順序。小題都是簡單題目,這里主要是針對大題。原則上是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給簡單的題目足夠的時間和情緒,盡量全取。順序的確定有幾種方法,一是憑經驗,比如你覺得線代簡單,每次都有較高的得分率,你可以先取之;二是拿到試卷先大體看看,確定一個解題順序;三是按自然順序“挨個放血”,遇到困難或麻煩時先放一放,繼續做后面的。
4) 學會放棄。考試時,千萬不要跟自己過不去,遇到難題非要搞定不可,這就是和分數過不去。我們考試的任務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高的分數,因此遇到困難時,不妨放一放,先做簡單的。再有,也不能遇到難題時就驚慌失措,一定要形成這種觀點:我們并不需要滿分,丟分是正常的。你只要把會做的題目做對,避免低級錯誤,你就可以得到相當的分數了。
以上是本人在數學復習和考試中的一些感受,不敢說完全正確,但至少是發自肺腑的。如果能夠給研友們一點啟發,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由于時間倉促,可能寫得有點凌亂,望大家諒解。
相信大家通過一個學期努力,可以自信地走進考場,滿意地走出來,最后驚喜地看到自己的分數。
相關鏈接:考研路上的經驗——忍耐、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