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象追星一樣追逐考研高分人士的時候,有誰聽聽失敗者的聲音。也許,他們的經驗對正在迷茫的你會更有用。
考研失敗者經常說:1、到考試之前幾天才發現自己只有最后兩個月才真正緊張起來,真正學了些東西。以前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2、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卻什么也沒得到,連大三的專業課學習也荒廢了。3、分數出來后,太后悔了,當初要是能多學學××就好了。他們是要告訴你:同學,這里是考研的雷區,千萬別布我的后塵!!
這類考生往往從一開始就對考研認識不清,以至于千里之行“死”于足下,還沒有開始就已預示著結局的失敗。這些誤區是:
一、目標、計劃不明確
有的考生從來沒有真正下定決心考研,對自己沒什么要求,讀研亦可,工作也不錯。所以總覺得還有退路。一旦有了困難,有了壓力,很容易就懶惰下去,甚至逃走。有的考生雖看淡結果,卻目標很明確,不到考完決不放棄。破釜沉舟搏一搏,用十足的力氣赴考,最終獲得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另外,盲目復習很容易導致一科“瘸腿”。不注意技巧和方法,也不注重長遠打算,看到什么復習什么或者人云亦云,跟著別人的計劃走都是考研復習中的大忌。一定程度上說,考研的道路是孤獨的,是一個人經歷。雖說可以分享經驗,可以請教學長,有人指導復習會更好,但是更多的是自己結合自身特點去總結,不是為別人考研,也不是為輔導班。不要成為他人所謂經驗的犧牲品。
二、浮躁
考研的確很有意義,但是并不“好玩”。有的人輸得起,有的人輸不起。如果總是徘徊在考研之外,太“體貼”自己,知難而退,就注定一事無成。這也是考研復習總是事倍工半的重要原因。
三、輸不起
四、本末倒置,該學的沒有學到
讓問題和缺點都露出來,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越來越完善。你有沒有進入以上這些誤區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