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歡迎進入:2010考研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研 論壇
終于從千軍萬馬的考研大軍中殺將出來,成為北京大學法律系知識產權法專業的碩土研究生,心情是何等的激動!回顧自己的考研經歷,更覺得是“決心、信心、恒心”才使我登上了成功之巔。
大學本科,我不是學法律的,而是本校的地質系。但由于從小便對法律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北大自由開放的教學環境中,在大學二年級時便開始輔修了法律系的部分課程,開始連我自己都不能把握的艱苦的法學之路。但從那時起,我便下決心畢業時一定得報考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說真的,當時對法律是一無所知,就只知道法律代表公平與正義。至于對當時各專業的情況,也沒更多的了解。但是,畢竟大二才剛剛開始,時間還允許我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于是,從大二開始,在我的腦海中,便沒有了“星期天”的概念,平時時間大多用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而星期天,我則是在法律的海洋里遨游。
這樣過了兩年,到了大四,通過輔修、自學等方式,我總共學習了十幾門法律課程,并且,有關考研的課程如目法學、民事訴訟法學、憲法學、法理學、刑法學、刑事訴說法學、行政訴訟法學、行政法學等若干課程都基本上學過了,同時還閱讀了相關的一些法學刊物。但當時并不知道考研就考這些課程,而是從法律系老鄉那里了解到這些課程都是學習法律的基礎課程。既然是基礎,那我就學吧。但由于時間所限,學得并不扎實,但令我欣喜的是,兩年的學習使我學會了用法律語言來進行思維,進行表達。真正準備考研的時間應從大四那年算起。在這之前,雖也學過一些法律課程,但對于考研。如同做其它任何事一樣,在沒有經歷之前,是一無所知的。我也不太愛打聽有什么樣的專業,每個專業招多少人,需要考些什么課程。因為我覺得,每年的情況都在變化,去年的信息對今年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當時,法律系共有17個碩士點。但被人們公認為熱門的有三個專業,即經濟法、國際經濟法、民商法專業。雖然專業各不相同,但考研的基礎課都相同,下定決心選擇了方向之后,接下來的事便是準備復習了。我首先制訂了復習計劃。在7月至9月份,上政治輔導班,重點是跟班聽課,了解政治課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以及重點和難點。等到12月中旬,再用大約1個月的時間來強化政治,針對政治課的特點,我采取了死記硬背加理解的方法。對于英語課,由于我的底子相對較好,所以在我的復習計劃里,只是準備在9月初至10月中旬里集中復習一下單詞及相應的語法,并且每天堅持兩篇閱讀。在臨考前,再做幾套模擬題,以調整自己的狀態。對專業課的復習,當然得花大量的時間,因為課程較多,內容又繁雜,所以每天都得花6個小時來看,重點復習的時間還是應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最后一個月時間,在重點復習政治的基礎上,對其它各門課程進行最后的沖刺。當然,復習計劃可以隨著復習的進行而做一些調整。后來的事實證明,由于復習計劃安排得比較合理、科學和系統,因而在考研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復習考研的過程中,復習材料的選擇也讓我十分猶豫。眼下書店里有不少考研的復習資料,讓人眼花繚亂,特別是英語,政治輔導教材更是多得很,但這些書大多粗制濫造,真正高水平的資料并不多。因此,如何在眾多的考研資料中選擇恰當的、適合于自己的資料便成了決定考研成功與否的關鍵。對于政治輔導教材,我只選擇了一本,即教育部的指定教材。我想,各種政治理論課教材大多都大同小異,內容也差不多。所以,只要對一本教材精心搞懂、搞透,也就差不多了。
其實,當時我自己對政治科訂的目標是70分。記得在考研復習的最后一個月里,我把政治教材逐字逐句地背了三遍。最后,在考試中,政治得了67分。還不算特別低吧!英語重點是閱讀理解,關于詞匯和語法只是偶爾看一看、翻一翻。我想,不像其它課程那樣,英語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以及自己的基礎。像語法和詞匯復習,不應在極其寶貴的復習時間里占去太多。想一想,一個語法填空就那么0.5分,而為這0.5分可能得花去一周的時間,顯然是極不合算的。
而對于專業課的復習,當然是選用統考專業的書籍,既然我報考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那毫無疑問在課余時間還得選看北大老師編著的教材,這肯定是最有收益的。
相關推薦:“玩轉”暑期:2010考研政治暑期復習大攻略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