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歡迎進入:2010考研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研 論壇
西南財大考驗過來人:超詳細各科復習經驗分享
初試心得
先說下我的初試成績吧,貼出初試成績并不是為了炫耀,我的初試成績很一般,也并不值得驕傲,只是貼出來讓大家自己做個判斷,我哪個科目的心得更加值得參考,對于我自己沒考好的科目,我也會寫出自己的教訓讓大家借鑒。
數學:123 政治:71 英語:58 專業課(經濟學二):129
下面分這幾科來敘述吧。
數學
數學在初試4科中,應該是最最重要的一科了,得數學者得考研,這句話真是完全沒錯,數學是最容易拉開差距的了。
教材方面:同濟第五版的高等數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吳贛昌著的線性代數,浙大的概率論,至于很多人推薦的居余馬的線代,個人覺得比較適合理工科,而吳贛昌的線代就是針對經濟類編的,適合作為數三的教材。
教材是一定要細心認真看的,我從5月份開始看高數,一直到7月份,把高數線代以及概率教材都看了2遍,這里要注意在看的過程中,要細心研究每個定理的推導過程和每個概念是怎樣定義的,課后題要做的非常熟練,要知道考研真題大部分都還是基礎題,只是在基本知識基礎上拐上個小彎而已,把基本題都搞定,不丟分,還是很容易考到110+的,這里要說個自己的教訓,自己在看教材第一遍時對定理的推導過程都看到了,到第二遍時由于當時時間較緊,就想當然的認為不會出定理的推導證明題吧,結果09真題出來,郁悶不已,出了個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導證明,自己完全忘記了怎樣推導了,結果那個10分大題空在那,心疼啊。到了7月中旬自己看完第二遍的數學教材后,按照自己的計劃,應該看復習全書了。
輔導書及參考資料方面:數學輔導書究竟是用李永樂的《復習全書》還是陳文燈的《復習指南》,我在詢問了很多師兄師姐以及自己在復習過程中對真題的研究,發現還是《復習全書》更貼近考試,《復習全書》更注重基礎,《復習指南》一些知識過于拔高。
我覺得大家在準備考試中要對自己有個定位,自己的數學基礎是怎樣的,自己的數學目標是多少,對自己有了定位,才能更好的選擇輔導書,如果你的目標是135+,那么可以忽視我的數學心得,因為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115-130,所以我在選擇輔導書和復習策略時都是從這個定位出發的。下面繼續回到正題。
《復習全書》很重要,應該說其重要性甚至在課本之上,對復習全書一定要認真做,復習全書前面有知識點的概述,應該把全書上對這些知識點的闡述與課本上的結合起來,看是否是從同一個角度解釋一個概念的。接下來便是做題,復習全書上的題一定不能只看不做,因為大部分題都是與答案在一起的,應該自己用個紙片蓋住答案,先獨立做題,當自己實在不會時,再看答案,研究自己究竟卡在什么地方了,哪個地方做錯了,對于自己做錯的題或者不會做的題標個記號(注意標記號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復習效率),這樣一來復習全書第一遍會過的非常慢,但不要著急,如果自己過的太慢,應該多拿出點時間來看,我過完第一遍時時間都到了9月了,第一遍戰線拉得過長,我覺得自己應該馬上看第二遍,在看第二遍時我就把重點放在了第一遍時做記號的那些題上,如果還是不會做,自己就把它寫在一個難題本上(把不會做的題寫在一個難題本上,方便對全書的第三遍復習,在復習第三遍全書做題時,我基本上不再用全書,而是只看我的難題本,做出答案來對照復習全書,這樣對于難題本上仍然不會做的題做記號,方便考前的回顧),第二遍果然快多了,十一以后自己把第二遍搞定了。
接下來便趁熱打鐵,開始做真題研究真題了,真題的重要性自不多言,歷年真題都有很多重復的題型,而且做真題既夯實基礎,又能研究真題的考察重點方向。真題我仍然用的是李永樂的真題解析,這本書不僅是將真題按套卷呈現,而且后面是按知識點來分類真題的,這樣更加有利于大家明確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各個知識點是怎樣出題怎樣考察的,加之它對同一種題經常有好幾種解法,今年真題那個多重積分的題我便是用這本真題書上在解析同種題型講的簡便方法做的,十分快捷,節省了不少時間。真題至少要做三遍,第一遍我是每天早上按考試規定時間做一套,然后晚上對答案總結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心得。套題我做的主要是97-2008的卷子,因為以前考察的教簡單。第二遍自己便是按知識點分類的方式來做真題,正好把第一遍沒做到的97以前的題也做到了。
做完兩遍真題后,差不多也11月份了,是時候開始做模擬題了,我模擬題只買了李永樂的《經典400題》,做模擬題也得按照考試時間來進行,早上8點半到11點半,然后晚上對答案總結心得復習遺漏的知識點。經典400題比較難,雖然并不很貼近真題,但它幾乎每道題都涉及到了好幾個知識點,十分有助于復習掌握知識點的應用。在做400題的開始,會比較受打擊,我剛開始也只能做到八十來分,很受打擊,但千萬別灰心,細心認真的總結自己錯在什么地方,哪里沒掌握,這道題中是怎樣把各個知識點綜合起來的,到后面就會越做越有信心的。
在把經典400題做了3遍后,已經到了12月出頭了,這時就回歸全書,真題和課本了,一邊復習基礎知識和提醒,一邊再去做難題本上總結的題,如此便到考試時間了。
對參考資料的補充:關于線性代數,嘔血推薦李永樂的那本線性代數輔導講義,這本書寫的實在太好了,如果把這本書徹底搞定,真題中的線性代數部分的分數起碼可以得到90%。另外660題也還不錯,對于基礎不好的很值得一做。數學資料其實不用太多,把有限的做懂做精就足夠了。
再說下考試中自己遇到的情況和提醒大家要注意的,當時考數學時,感覺自己填空與選擇用了太多時間,做完填空一看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不由得有點小緊張了,再加上跟監考老師吵架了,那監考老師只給一張草稿紙,還說什么規定只給一張,當時做題有點不順,我立刻就火了,跟老師吵說考了十幾年試,還沒經歷過考數學只給1張草稿紙的情況,幸好后來解決了,但這樣一來確實影響到了做題的心情。總之來說,希望大家考試時能控制好時間和情緒。
專業課(經濟學二)
在專業課方面,做為一個外校生考西財,我專業課能拿到129,應該說西財的評卷對外校生來說應該還是比較公平的。專業課也花了我很多時間,應該說是僅次于數學了,我覺得專業課復習的心得其實很簡單就是:重復重復再重復。
我從5月份開始看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因為自己原來就學過宏微觀,看起來比較輕松,看完高的西方經濟學,又接著看了張樹民的《微觀經濟學》,這本書是相當重要啊,我覺得重要性尤在高的那本微觀之上,因為曾志遠的那本宏觀還沒出版,我就拿楊伯華出的那本《西方經濟學原理》作為代替了(這本書不是官方指定教材,但其中曾志遠編了好幾章,從歷年真題來看,確實很值得一看),不過我仍然把高的那宏觀分冊書當做重點。這里要注意在看高的那兩本書時應該把他的課后題都做到,畢竟從今年真題來看,計算題分量有所增加,而且難度差不多也就是高的課后題難度。
在把以上教材看了兩遍后,我開始看政治經濟學部分的教材,用的教材都是官方招生簡章上規定的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我都只看了一遍,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要背的,如果只是單純的看,有點浪費時間。(我本科學過馬政,所以看一遍馬政,基本上就都理解了,如果是從理工科跨過來的,推薦多看幾遍,一來加深理解,二來在專業課這里的馬政理解清楚了,政治那里的馬政自然小case了)
之后我弄來了一個師兄總結的專業課筆記和輔導班資料,真的很佩服這位師兄,他的筆記做的實在是非常非常之好,根據筆記和教材,我開始總結西方經濟學的知識點,總結一部分,掌握一部分,結合真題,明確了哪些是重要知識點,考試頻率特別高(例如有關稅負對社會福利的影響已經出了好多年,四大市場失靈等),把知識點寫在了一個本子上(只是知識點的題目,例如壟斷的定義,原因,對社會福利的影響,治理措施這樣來總結,我并沒有把具體內容寫在內容之下,因為那位師兄的筆記已經有總結,不寫具體內容也方便自己默背知識點)。
如此這般一邊看筆記一邊看課本一邊總結知識點一邊牢記各個知識點,把宏微觀都搞定后,時間已經到了10月份,要開始總結政治經濟學部分的知識點了,方法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邊看筆記邊看課本,總結出知識點,等把政經的也忙完,就到了快11月了,此時也便到了專業課的沖刺時間。
因為自己已經把全部知識點都總結到了一個筆記本上,我便看著本子上的知識點來回顧具體詳細內容,這里的具體詳細內容自然是如果這個知識點在考試時出現了,自己應該怎樣回答(至于西財專業課答題方式我會在后面說明),自己不熟練的知識點做個記號,以方便以后多次復習。宏微觀的重復回顧還好,畢竟理解的很多,難點在于政經的知識點,我總結出的政經和社會主義方面的大題差不多有100道了,因為很多都是要死記硬背的,而且背過一次后,特別容易忘記,必須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對于自己始終背不熟的知識點,做上記號,多過幾次。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過知識點,期間夾雜著復習高的課后題中的計算題,便到了考試了,盡管這種方法很累,我的政經方面的知識點差不讀過了4遍,西經也過了3遍,那些自己掌握不熟練的題更不知道過了多少遍,但考試證明,還是很有效地,政治經濟學那部分的題我全見過,而且都仔細思考過如何回答,政經的那75分我覺得我起碼得了70分,西經絕大部分都是復習到的(畢竟西經出題方式很靈活,很難保證你能將真題一模一樣的完全復習到)。
對西方經濟學的補充,如果自己本科是經濟類的或者有能力的,我推薦最好把范里安那本《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中有關稅負和稟賦以及斯勒茨基方程的內容,還有張樹民《中級微觀經濟學》中有關稅負,補貼的內容看一下,因為從歷年真題來看,微觀部分都有可能出現一些中級的東西,比如05和07的天然氣漲價后的補貼,如果只是看官方指定的教材,有關稟賦和補貼的內容幾乎是沒有涉及到得。范里安的那本書對稟賦講的非常好,而張樹民的那本中級微觀對于各種補貼方式的比較以及各種稅收對社會福利的影響講的非常透徹(尤其是有關稅負對福利的影響以及各種稅負的比較非常重要,真題已經考察過多次,相信未來還會繼續下去)。
至于西財專業課的答題方式,套用一個師兄的話,要把評卷老師當做從未學過經濟學的人,從基本概念出發,一步一步往下詳細論述,舉個那個師兄說的例子吧,例如一旦涉及到考察“通貨膨脹”,應該這樣來回答,一、通脹的概念;二、通脹的分類;三、通脹的成因;四、通脹的效應;五、治理通脹的措施;六、結合實際。
另一方面,對于能力較強的,我覺得能用數學回答的題最好用數學回答,因為經濟學到了高級階段,幾乎全是用數學來推導論證的,毫無疑問,評卷老師都是欣賞能用數學來答題的考生的,得高分是一定得。例如有關勞動供給曲線和儲蓄曲線背彎的考題,如果用文字論述固然也是沒錯的,但一來用文字論述要寫很多,二來大家都是一樣的答題方式,評卷老師未免有審美疲勞,分數自然高不了,但如果這時你用斯勒茨基方程來解釋,肯定會讓老師眼前一亮,既能得高分,又節省了答題時間。今年真題那道解釋“為什么卡特爾組織是不穩定的”,我便是用了二元函數極值的方法來答得,節省了不少時間。
最后說下當時考專業課的情況吧,我覺得我政經部分用了太多時間,以至于在寫完政經的時候時間過了大半,如果不是今年西經宏觀部分幾乎全是計算題的話,恐怕我是寫不完了,事后自己也覺得挺幸運的,希望大家考試時控制好時間吧。
政治
政治比較簡單,相信大家普遍能考到60以上,不過我覺得政治要考到65+才不算拉分。我高中是文科的,對政治還挺有感覺,所以政治復習起來就比較輕松了。
政治我用的教材主要是《序列一》,我從9月份開始看序列一,把序列一看了2遍,背了一遍,然后11月時報了個沖刺班,最后就一直在把沖刺班發的資料和《序列一》結合起來背,期間又做了幾份模擬題,做模擬題大家不必在意對錯,就是尋找做題的感覺,真題因為序列一每章后面都有,在看序列一時就把真題做了,真題大家當然要好好研究體會了,仔細分析自己做錯的原因,體會出題的思路。
對各種輔導資料的評價:有不少人推薦《序列二》,《序列二》對于基礎不好,理工科的確實還是值得一做的,《序列二》上面全是基礎知識點的考察,過于摳細節了,題特別多,挺費時間,基礎好的完全不用做。《啟航的沖刺五套題》過難,做下來選擇題會錯很多,大家不必灰心,啟航的出題風格還是較接近真題的,做啟航的只是找做題感覺。至于《序列三,四》,經濟較寬裕的還是值得做的。
英語
之所以把英語放到最后說,是因為英語是我這次考試的痛,無論從自身英語實力還是復習當中做真題的情況來看,我考前都覺得我英語至少應該拿到70分,而且考完之后,自己的感覺也不錯,可誰知,成績出來,英語讓人傻眼,不到60,而我一個死黨,英語很差,考前1個月才開始搞英語,最后竟拿了60分,不免讓人大受刺激,足可見英語是四科目中最容易爆冷的一科了。所以我下面講的我的英語復習過程,大家借鑒下教訓就可以了。
背單詞我用的是新東方的那本紅皮書,感覺還行,但通過和同學的比較,感覺朱泰祺的那本單詞書要更好些,更值得推薦,單詞很早就開始背了,前前后后大概背了不下4,5遍吧,單詞是一定要背的,尤其要掌握一個單詞的多種意思,真題往往會考察一個單詞的非常用意思,因此有些真題解題的題眼往往就是某個單詞的偏僻意思,如果不會的話,未免增加解題的難度。
英語真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題至少要過個4遍吧,甚至我有同學真題前前后后過了7,8遍,真題我用的是張劍,曾鳴的《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這本書應該是公認的真題解析最好的參考資料了。第一遍我是先獨立做,做完不對答案,等第二遍做完再對答案,然后對照第一遍和第二遍有哪些題自己做了不同的選擇,為什么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再對照答案,分析自己錯在什么地方,自己掉入了什么陷阱,解題思路哪里出現了偏差;第三遍當然是繼續研究真題,分析其出題思路及類型,自己再遇到類似的題有針對的解題思路,我推薦大家都針對各種題型總結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例如文章大意題自己主要從哪些方面來判斷出正確選項,推理題自己怎樣去解析,自己最容易犯哪種錯誤,是推理過度還是推理不夠等等,自己總結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一味的相信那些真題解析書上的說法。
至于那些英語模擬題,反正據我所做,模擬題出題的水平跟真題差太多,沒有一份模擬題能達到或者接近真題的水平,你想一下,真題是一年出一份,模擬題幾個月出十份,差距大了去了,所以對待模擬題不要當真,也就在考前練練手,找找感覺,不要在乎模擬題的對錯,太在乎的話反而容易誤導自己的思維。
英語作文的話,我用的是考研蟲的《萬能作文》,小作文的話我覺得大家應該掌握背住各種信件的常用開頭結尾及常用詞語,這樣在考試中才能快速寫作,不至于耽誤過多時間。大作文么,我覺得大家最好能總結出自己的萬能模版,考英語的時間比較緊,有了萬能模版就可以迅速上手開始寫,可以省不少時間,英語歷年來一直是漫畫,而漫畫所表示的意思無非兩種,一種是“批評社會上一種不好的現象”,一種是“講一種道理”,所以大家只要總結出兩種模版,考時碰到哪一種就直接往上套。當然這種方法的結果便是作文拿到高分比較難,但我覺得除非是那種英語特別好的人,誰能保證自己花四十分鐘寫出的作文一定能拿高分呢。
再說說今年我自己考英語的狀況吧,當時考英語的時候便感覺今年的閱讀題比較怪,做的非常不順手,尤其是最后一篇,感覺很難,花了不少時間。新題型倒挺簡單的,可能是前面閱讀不順手用了太多時間,當做到還剩翻譯和作文時,發現時間有點緊了,于是自己火速翻到后面先套模版飛速寫完了作文,由于掛念著要給翻譯留時間,我感覺我作文寫的過于潦草了,足足給翻譯留了很多時間,結果發現翻譯好難,翻譯得磕磕絆絆。考后不由后悔早知多給作文一些時間,寫整齊點了,不定還可以多幾分,所以想告訴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合理分配時間。
后記:不知不覺已敲了這么多字,也許是經歷太難忘,所以話挺多,其中未免有不少廢話和重復的地方,各位忍耐一下,如果這篇心得能對各位的備考有些微幫助,我就很欣慰了。本想寫上自己的復試經歷的,可轉念一想,現在就寫復試未免太早了,而且容易讓師弟師妹們分心,所以索性等來年復試前期再奉上吧。
相關推薦:過來人給考生的重要提示:考研必須知道的事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